书信传情,书信得友
沈从文在《情书》中写到: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在现在的生活中,通讯十分发达,而那种“很慢”的爱情,也变得少之又少。
《北京遇上西雅图》一听就是一个很文艺的名字,它所讲述的就是在快生活的时代,用书信,来创造一份弥足珍贵的爱情。
爱情片有很多,但我偏偏选择这一篇评分不算突出的写影评,是因为它独特的叙事方式,即分别叙述处于两个时间,两个空间的男女主,在交代完两人生活背景后,将两人用一本书联系起来(后来变成了两本,老板又邮了一本)接着叙述两人彼此对生活造成的影响,时不时两人时间空间重合,但并未相认,最后在查令十字街84号(那本书名)相认。这种时间和空间的交错感跟诺兰大师的作品《敦刻尔克》很像,但又因为是爱情片,并未将时间空间混淆很严重,反而时间和空间的不重合,更加反衬出两人的书信对彼此的重要性,我认为这才是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
闲言有些多啦,还是回到电影上吧。
一本书开始的一份爱情,几封信维持着关系,拉近着感情。第一次有交集,是因为身处澳门的女主小虾和身处美国的男主大牛都在生活上遭遇不顺,而那本《查令十字街84号》偏偏在身边,于是就将书连着自己的一封“抱怨信”邮回书名的地址,至此,被书店老板将两人连接在一起。在那一封封彼此的来信改变自己之前,小虾很要强,大牛很利益。
女生感性,哪怕孤身闯荡的小虾也逃不过,是大牛的一封封信件改变了自己,一次次将自己从黑暗中拉了出来
男生理性,大牛为老妇人做了那么多,只是为了房产,在小虾的信件下,也找回了良知
大牛为老夫妇安排的一场老年婚礼,虽然是为了房产,但老夫妇之间的对话真的感动到了我,特别是司仪几次插嘴,都被老爷爷打断,虽然没有像真正的婚礼一样中规中矩,但老爷爷的一番话和老奶奶的哽咽,让这场婚礼相较正规的婚礼,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是司仪让吻新娘时,老爷爷只是为老奶奶整理整理衣领,说了句:都这么大啦,衣服还穿不好。爷爷爱面子,只能表达到这里,但那一刻,我泪崩啦。时间才是检验爱情的唯一标准。
电影的定义是爱情片,文艺片,那该有的文艺是少不了的小虾参加完婚礼后,得到的领悟,那句向死而生总结的也十分到位。
大牛最开始对爱情的定义是一夜情,但他路过一对情侣时,往情侣那里看了一眼,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向往一份真正的爱情,而老夫妇的婚礼也让他在心里重新对爱情做了定义。
电影中有好几次,是小虾对着大牛的“灵魂”对话,当然也有大牛对小虾“灵魂”对话,当时舍友来了一句:这是谁死啦吗。那一刻我才真正想清楚那“灵魂”并非无心之作,它反而告诉了我更多没有表演出来的感情和心理。
小虾偷筹码时候大牛的“灵魂”出现制止了她,其实我认为,那只是小虾意想中的大牛,而每一次光晕出来时,他们的对话几乎从未从之前的信件里脱离出来。也正是小虾在一次次的根据书信,脑补,拼凑出她想像中的大牛,才让她逐渐的爱上大牛。大牛同理。
蛟爷和大牛的信件不多,让他们相爱的是他们对那短短几句话的不断思量,去完善对方,以话识人,需要的是时间,书信恰巧给了他们时间,而且书信传话在当时很少,很新奇,这使得两人在困境时能想到曾经有一封信,告诉过我应该怎样,而我没有照做。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并在一封封信中不断加深。
有一个细节,老爷子给孙子的信,虽然知道这是爱情片,但真的感觉那封信意义很大。
这封信很像诸葛亮的《诫子书》,又很像曾国藩的家训,这封家书和老爷子的角色很贴合,其次家书的内容真的震撼到了我,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力量!
在最后,大牛在赛车场举牌未被看到,而蛟爷却在半路折返,回到寄信处,缘分使然,本应如此。结局也十分开放,这意味着谁都不知道两人是否走到一起,或许对方和自己构想的不太一样,就散了。
或许生活中更需要像电影里这样的书信,放慢生活的脚步,磨去自己的焦躁,而这样的笔友也能带给我们更多生活中得不到的,使自己放开眼界,收获更多生活中没有察觉到的快乐。
内容由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附以原文链接
https://open.6pian.cn/news/9912.html全部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图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