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疫情影响,萧条了大半年的中国影视市场近期终于迎来爆点——在目前影院上座率最高只有50%的情况下,战争片《八佰》上映首周内票房突破10亿,受到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这让艰难复苏的影视行业为之一振,更加说明了影视行业不缺观众和票房,缺的是真正有诚意的好作品。
无独有偶,另一部史诗级抗战大片《太行之脊》正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段热播,制片人樊文彬谈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时,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太行之脊》还与《八佰》特别组成了“一剧一影”抗战纪念片。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太行之脊》由广东省委宣传部、深圳市委宣传部、中视线集团等联合出品,樊文彬担任总制片人和出品人、著名军旅作家傅建文担任编剧、原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张玉中担纲导演。该剧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9师在刘伯承、邓小平等人的率领下,临危受命,东渡黄河,挺进太行,同侵华日军生死相搏的一系列经典战例,以及建立和加强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建设的真实历史。
在国内竞争激烈、审查严格的创作环境下,《太行之脊》突破重围得到国家广电总局的高度认可,成为“2018-2022年百部重点电视剧”之一,在樊文彬看来有其必然性,“影视市场现在缺少的不是粗制滥造的‘神剧’,而是能够尊重历史、反映历史真实、讲好中国革命故事、给观众以教育启迪的好戏,《太行之脊》就是这样一部好戏。”
挑战与机遇并存,
八路军第一二九师需要完整解读
2010年,樊文彬首次触电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时,制作的便是《刘伯承元帅》,10年后,再次围绕刘伯承率领的八路军第129师创作的《太行之脊》上映,不只源于他对元帅、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无上崇敬,还有对重大革命题材的信心和对国内影视市场敏锐的判断。
处女作《刘伯承元帅》在央视一套一经播出就大受欢迎,之后樊文彬又接连参与制作了《聂荣臻元帅》、《彝海结盟》以及《彭德怀元帅》都在央视黄金档取得了骄人业绩,多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总政金星特别奖”、电视剧“飞天奖”等。在影视制作行业摸爬滚打多年,他对宏大叙事的革命历史题材深有体会,观众对抗战片不是没有需求,而是苦于鲜少有能尊重历史、反映历史真实、讲好中国革命故事、给观众以教育启迪的优秀作品。
在目前的影视市场中,抗战题材类型剧虽仍占有重要一席,生存现状却不容乐观,每年持续投入制作的项目不少,却大量充斥着粗制滥造、形式单一、内容同质化严重的“神剧”,最终能播出的寥寥无几,有口皆碑的更是大浪淘沙,投入产出严重失衡,业内不少投资人甚至血本无归。在这种挑战下,有人举步不前,不愿跳出“舒适圈”,有人却视挑战为机遇,潜心创作,樊文彬属于后一种。
随着对第129师的了解加深,樊文彬意识到,这是一段不该被埋没的历史。八年抗战期间,第129师在生存环境恶劣、装备奇缺、敌我势力悬殊的情况下一路所向披靡,歼灭日伪军达42万余人,解放县城80余座,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之一,并在第115师的配合下,成功创建晋冀鲁豫解放区。
但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影视作品能够完整解读这段传奇历史,观众对此更是知之甚少。于是他萌生出要继续创作一部影视作品,不是单一的创作模式,而是从更深、更广、更新的艺术创作层面,去深度挖掘第129师的太行山抗战史,这段历史若能重现荧屏必将成为一部意义深远的精品大作。
2014年起笔创作,历经多次剧本修改,延期播映,团队最终花了6年时间打磨出这部30集的电视剧,如此漫长的创作周期在现在已经鲜少见了。樊文彬毫不介意,“用六年多的时间打磨这部大戏,可以说这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精心制作,而不是那种文化快餐。”
不愿神化历史
抗战剧要传递正确的创作观
近年来,抗战神剧的荒诞备受诟病,甚至到了一提起抗战片观众的反应就如“狼来了”的地步。
樊文彬也毫不掩饰对抗战神剧的排斥,“抗战神剧层出不穷,其中的问题很复杂,有编剧、导演的问题,也有审查不严、市场需求的问题。其背后诸多原因我很难说清,但有一点我可以说清,那就是不懂历史、不尊重历史、胡说戏说历史,是纯历史虚无主义在影视艺术领域里的一种粗劣表现。”
在他看来,抗战题材要传递出正确的创作观,关键在于影视创作人员要懂得历史、深入生活。文学艺术的创作可以联想、塑造典型人物和艺术形象,可以戏说历史,但不能脱离实际、闭门造车、胡编乱造,如此才能得到观众的尊重和喜欢。
为了尽可能真实地再现那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史,《太行之脊》既不试图弱化日军的力量,也不用“手撕鬼子”等荒唐桥段神化我军的骁勇善战,而是如实记录战争中的残酷和牺牲,深入描绘当时人们的内心世界,让观众在思考中正视这段悲苦的历史。
剧中贯穿着八路军和日军大量的“对手戏”,思路清晰,结构缜密,特别是对刘伯承元帅所创造和运用的军事战法,“敌进我进”的作战思想,通过夜袭阳明堡、设伏七亘村、智算神头岭等许多经典战例解析得非常具体清晰。
同时,剧作也没有回避战争中的流血牺牲,如攻打关家垴就是一次异常惨烈的战斗和教训,这在剧中也有生动真实的记录。
“剧中每个经典战例,甚至每个战争细节在抗战史上都有据可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太行之脊》是一部经得起检验的纪实片。”樊文彬说,希望通过真实的再现,给观众以历史的解读,教育后来人铭记这段争取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历史,不忘初心,继往开来,“这也是我拍摄制作这部大戏的根本所在。”
尊重历史规律,遵循艺术逻辑
是革命题材创作的关键
光有真实是不够的,历史正剧想要叫好又叫座,除了要真实地再现历史进程的跌宕起伏,还要艺术地述说历史人物的悲喜命运。如何平衡真实性和戏剧性的关系,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普遍面临的首要难题。
为了避免一般性重复,团队在打磨剧本阶段就认真听取、消化各重大历史题材领导小组专家的核心意见,既不简单照搬历史,也不走以往作品的老路。
为了艺术地再现厚重的历史,团队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准则。首先在角色塑造上,《太行之脊》刻画了各种不同身份、不同立场、不同境遇的鲜活生动的革命形象。剧中除了真实再现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陈赓等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的丰功伟绩外和作战指挥艺术外,也以创新手法塑造了武大存、欧阳春、裴勇、杨子、杏儿、杨四贞等性格迥异的太行儿女,全剧虚实结合,在冷酷严峻的战争线中穿插兄弟情、爱情、亲情等动人的感情线,并加入谍战元素进一步突出故事的跌宕起伏。
“大人物”的谋略胆识与“小人物”的热血浪漫相辅相成,为这部严肃的革命历史大剧增添了落地般的命运感和深厚的人文内涵。
导演张玉中介绍,场景选择是创作这部剧的难点,既要满足历史感,又要便于展开工作。剧中不仅展示城市、乡村、山区、平原等丰富的场景,还设置了各种层级的指挥部和不同地形的战场,这给拍摄工作带来了大量的细节要求。
可以说,全剧在创作的方方面面都下足了功夫。如演员的选择上秉承“本色”,从形象、气质、举止言谈上去贴近而不是去表演;摄影在影调和技法上追求艺术美的同时,尽可能抹去痕迹,在平实的基础上追求电影感和诗意;美术、化妆、服装、道具、置景的造型在生活化、地域特色的基础上无限贴近人物和剧情......
在有限的资金基础上尽可能把格局做大、做真实,并通过艺术表达做最好的呈现,这方面的追求永远不封顶,这是樊文彬和张玉中对整个制作团队的要求。
“没有特别考虑要去取悦90后、
00后年轻观众”
作为一名资深媒体制作人,拥有多部经典影视剧作品的樊文彬自然也懂得,在目前的影视市场和多元化媒体语境中,“得年轻者得天下”。但对于《太行之脊》,他坦言自己并没有特别地考虑要去吸引90后、00后年轻观众。
为作品圈定特定年龄层的受众,这在他看来本身就不够科学严谨。“我承认现在的90后、00后是多元媒体中重要的受众群体,但影视艺术是大众化的艺术,面对同样的影视题材,不仅仅是抗战题材,同一个年代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和感受。”
严肃艺术与市场并不矛盾,与其耗费心力对市场察言观色,研究如何迎合特定观众的喜好,不如靠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和表现形式去吸引观众,引发共鸣。作品好了,观众欢迎,市场的大门自然也就开了。
因此,即使《太行之脊》里没有靓丽帅气的偶像明星,没有百转千回的浪漫爱情,没有特别设计适合造梗的套路,樊文彬也对这部剧充满信心,“我相信90后、00后们也会喜欢这部剧,《太行之脊》应该是老少皆宜的,因为它讲的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该遗忘的真实的革命故事,反映的是不忘初心,弘扬的是革命传统,宣传的是正能量。”
为此,他内心深处还保留一份朴素的“私心”:观众光喜欢《太行之脊》还不够,还能主动通过这部剧进一步去了解背后的历史。这也是他秉持的初心,“希望观众真切体会到铮铮铁骨的共产党人克服千难万险、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精神,中华民族的脊梁要像太行山一样永远挺拔!”
目前,《太行之脊》正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档播出,首播当天即取得了不错的收视率,期待这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能够再创经典,让更多人深刻体会到热血坚韧的太行风范和自强不息的抗战精神。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第一制片人 文|第一制片人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3aB0wEpaTfKDah-2ezv9Sw
内容由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附以原文链接
https://open.6pian.cn/news/7545.html全部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图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