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享有权益
积分奖励计划
下载视频源片
工具免费体验
视频制作工具
视频工具
音频制作工具
音频工具
图片设计工具
图片工具
视频制作
其他
牛片APP
APP专属功能
邀请认证

你尚未认证为创作人或影视公司,认证即可享有:

专访编剧沈嵘:《三叉戟》的改编,有我的「不服」

2020-09-03 09:23 发布

幕后 | 行业资讯



由浙江卫视、江苏卫视以及爱优腾联合播出的公安剧《三叉戟》即将迎来大结局,案件的谜底和“三叉戟”的命运牵动着观众的心。日前,我约采了该剧的主笔编剧沈嵘。
正式采访之前,我有些担忧。因为是当天排在最后的记者,前面有多家媒体,担心沈嵘会因此疲倦,毕竟很多基本问题大家都会问到。
所以见到他之后,直接表达了心中的顾虑。没想到,他只是笑着说了一句话,便缓解了我的情绪。
“同样的内容说了几次,我会越说越好。”
短短的十几个字,让我的忐忑一扫而空,也感受到沈嵘强大的共情能力。这位编剧老师一定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与的细腻的观察力,以至于电视剧《三叉戟》的真实感能够与观众无缝重合。

初识“戟”:理想与积累



遇到《三叉戟》之前,沈嵘的编剧之路并不顺畅。入行的头几年,甚至可以说步履维艰。
中学时期,沈嵘逐渐有了一个导演梦。为了追求梦想,沈嵘以高分考入了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专业。遗憾的是,在信息还未十分通畅的1999年,沈嵘入学才知道,所学专业偏电视节目方向。
尽管本科所学专业亦有与导演相通之处,但为了夯实基础,沈嵘还是选择到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继续深造。2006年,沈嵘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彼时,影视行业给新人的机会普遍不多。经过整整一年,沈嵘才接触到第一部具有体量的作品,即由他同时担任剧本统筹、编剧与执行导演的电视剧《红警》。幕后多重身份为沈嵘积累了行业经验以及与公安剧的缘分。
年轻的沈嵘心知肚明,新人鲜少有机会可以直接成为导演。黑泽明的一句话也给了沈嵘方向,“要做好的导演必须从编剧入手”,“曲线救国”不失为一条良策,起码还能在行业里里。沈嵘开始以编剧的身份进入了各个剧组。
然而在那个阶段,行业还是偏向于合作知名编剧,一部《红警》并不足以让沈嵘在业内立足。虽然在此剧之后,他陆续接到了一些编剧工作。但是相关的稿酬微薄,少到不能保障基本的生活。基于客观的生活压力过大,沈嵘产生了自我怀疑。
“(当时)我也怀疑自己能不能继续,有时候我会拿出珍藏的电影来看,然后告诉自己,我是影视创作者。”
尽管沈嵘会自我激励,可是理想丰满,现实骨感。最艰难的时候,他不得不在影视行业之外,寻找其他的工作维持生活。据沈嵘自言,他曾做过很多不靠谱的工作,遇到过很多“大忽悠”。比如举办地方的民间“春晚”,“那个很不靠谱,年三十说要请演员办晚会。”
凡事都有两面性,即便不理想的工作恼人,但是也使得沈嵘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体会到了社会的复杂多变。对于编剧而言,深入生活的体验无疑是宝贵的财富,这些经历在日后,都成为了沈嵘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
“现在回头看看还挺有意思的,社会是大课堂。”
就这样,沈嵘在实践中,一边观察人与社会的状态,一边认真对待来之不易的创作机会。终于在2012年担任公安剧《暗警》的联合编剧和B组导演之后,厚积薄发,成为了一名可以专注于影视行业的职业编剧。而后在2015年,沈嵘更是凭借网剧《余罪》跻身为圈内一线编剧。
尽管《余罪》的口碑和热度双丰收,但是碍于网剧的属性,其影响力仅仅局限于年轻观众。
通过《红警》《暗警》和《余罪》等代表作,沈嵘对公安剧的剧本撰写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2018年,一个机会找上了门。曾制作过《让子弹飞》《蜗居》等大爆作品的制片人马珂和沈嵘的合伙人应萝佳提到,自己有个公安题材的项目,想邀请沈嵘执笔。而这个项目就是《三叉戟》。
当时的马珂看中了公安作家吕铮的小说《三叉戟》,买下了它的版权并想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之所以找到沈嵘,就是在为剧版《三叉戟》寻找编剧。
而读完原著小说后,沈嵘与马珂一拍即合。带着对于原著小说的无限热爱和创作热情,沈嵘加入了《三叉戟》。
在正式开始创作后,沈嵘更加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有幸加入了一个多么专业的团队,这就是他一直渴望的团队,期待的工作状态。从总制片人马珂,导演刘海波到文学策划李晓明,原著作者兼编剧吕铮,都对于沈嵘的创作给予了极大的尊重和支持。
沈嵘多年夙愿在《三叉戟》实现——楔子。

改编“戟”(一):楔子与纽带



提起楔子,就要聊到沈嵘作为编剧,对于原小说的二次改编创作。
第一次拿到小说《三叉戟》的时候,原作的精彩程度直接促使沈嵘彻夜读完,甚至令他热血沸腾。一方面,沈嵘认为书中的三种元素都是利于编剧改编的“抓手”,即丰满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事故和“老骥伏枥”主题;另一方面,故事的公安题材是其擅长的领域。
《三叉戟》原著小说24万字左右。一般来说,电视剧单集内容在16000字左右,以主创团队既定目标体量计算,改编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对内容的扩充。围绕小说的原主题,沈嵘首先以三个主角为改编线,做人物小传。
这个人物有怎样的经历?他出生于什么家庭?为什么要当警察?年轻时做过什么,导致了现在的状态?……针对小说中呈现的年龄段,沈嵘和主创团队都意识到得对三位主角的前史进行介绍。
之后,沈嵘借鉴美剧的形式,尝试在每集开头,为《三叉戟》设计了讲述前史的“楔子”。
“我在以前的几个项目也尝试过这种创作方式,但是都被制片人否定了。因为从制作的角度,置景、演员、拍摄都要多花钱。”
感受得到,沈嵘在创作上,有自己坚定的原则和想法,即使被多次否定,但是依然不气馁。果然,作品都难逃创作者的影子,沈嵘执着的劲儿像极了剧中的“三叉戟”。
但这一次沈嵘遇到了对的人,总制片人马珂欣赏和支持沈嵘的创意,导演刘海波用心将沈嵘的创意以视觉化呈现,以拍摄现史一样的制作标准,拍摄了每集的“楔子”,比如硬是找来了老古董夏利车做道具,根据现史演员挑选了前史演员等等。
《三叉戟》播出后,很多人评论,“楔子”的内容让剧情和人物关系更加完整,也更有逻辑性,是剧集“画龙点睛”的部分。
与此同时,考虑到整部剧的结构需要以三位主角为核心,而原作中他们彼此之间根本不熟悉。沈嵘和吕铮设计了老夏这一角色作为联结“三叉戟”的纽带,一方面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另一方面以此为基点着力渲染战友情,突出“三叉戟”团队作战的魅力。
“三个人性格迥异,现实中又有前史矛盾,可能根本成不了朋友。怎样让他们三个捏在一起呢?这时候有个老大哥,上来就牺牲了,三位主角再度合体就非常合理。”
在电视剧《三叉戟》中,老夏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三叉戟”和好如初。奈何还没看到这个场面,人已经牺牲。这对于三位主角来说,不只是痛心难过,还有对老夏的愧疚和遗憾。三位主角的情感得以在一瞬间爆发,推动剧集有了第一个小高潮。
老夏牺牲以后,由他的女儿静怡担任“纽带”。由此,“三叉戟”在办案中慢慢融和,关系也在逐渐发生转变。案件的扑朔迷离与三位主角的变化产生了巧妙的融和。
沈嵘用“楔子”和“纽带”确立了编剧的核心结构,接下来就是处理分支结构。对此,他和原作者吕铮一起,重新为“三叉戟”设计了亲密关系和社会关系,以及围绕人物,对原有的案件进行了拓展,并且在剧集的风格上放大了喜剧元素。

改编“戟”(二):真实与专业



原作者吕铮是电视剧《三叉戟》的另一位编剧,这部剧是他首次担任编剧的作品。谈到和吕铮的合作,沈嵘表示两个人没有分歧,他们是划着一艘船,往一个方向使劲儿。
尽管沈嵘没有明确去说二人的分工,但是可以猜到,《三叉戟》的编剧过程是两个领域的人才共同向对方学习的一个过程。他们都极度尊重影视创作,也尊重彼此的专业度。在二位的齐心合力下,《三叉戟》的编剧工作产生了“1+1>2”的效果。
职业编剧沈嵘,高度尊重吕铮作为公安作家的想法。反过来,编剧新人和原作者吕铮,同样尊重沈嵘作为专业编剧的经验,对待自己作品的影视化有一种开放的心态。沈嵘偏向负责用艺术化的手法构建戏剧的情节张力,吕铮则主要负责在细节和内容上赋予专业的公安思维,两个人也均有从生活化和职业化的角度去呈现真实的人物弧光。
“我先做大纲,随后由吕铮老师来确定哪个情节点上可以加入新的案件。吕铮老师本身就是警察,能够提供现实而鲜活的案例,是一个巨大的素材宝库。而加入案例的目的不仅在于扩充体量,实际还是为了通过案子丰富人物、串联情节。”
巧合的是,沈嵘和吕铮都是40岁,这样的年龄和阅历也利于体会“三叉戟”的状态。“可能20岁、30岁的编剧很难写出50岁老警察的心境,我们这个年龄也需要努力去够。”
为了能够体会警察的真实生活,在《三叉戟》筹备期,制片人孟晓亮曾带着沈嵘去东北某市的一个警局体验。在此前,因为编剧涉案剧的项目比较多,沈嵘也曾多次去警局体验生活,有时随警作战。
而这次与以往不同的是,他更多了解到50岁老警察的状态、工作和生活。沈嵘一直有个创作理念,不管是去写哪个行业,都需要沉浸到其中深入体会。
“其实《三叉戟》可以看做是一部行业剧,写任何行业都需要先深入了解他们的人和规则。我理想的创作状态就是想和《大饭店》的作者阿瑟·黑利一样,创作哪个行业就变成哪个行业的人。”
就这样,在沈嵘的观察和吕铮的指导下,《三叉戟》的戏剧魅力、真实性及专业性都得到了保障,并被不断强化。
以剧中的预审戏为例,据沈嵘透露,这部分的戏均是单独创作,为的是避免重复带给观众疲劳感。
“审讯副行长那场戏,我们就设计的节奏就很紧凑,因为传唤时间马上就到了,审不出实质问题就得放人,这样就有一种最后一分钟营救的紧张感。而这场戏也很好的体现了三位老警察的默契与配合,我写得很嗨。”

改编“戟”(二):人物与情感



作为整部剧的戏眼,三位主角无疑是重点的改编对象。但是一部好作品绝不能仅着眼于重点,红花也要绿叶陪。因此,在配角和场景上,沈嵘及其他幕后主创也本着服务剧情和衬托主角的目的,做了一些调整,以下为典型的几处。
其一是语言风格,原作有很浓重的京味儿,想到剧集的受众面向全国,影视化改编后变成了普通话。
其二是花儿的店铺,原作中的花店显然不适合三教九流来往,也不适合做三个老爷们儿的根据地,所以在剧版改成了小酒馆。
其三是花儿和董虎的关系,原作中两个人曾经为情侣,考虑到灰色人物的前女友后来变成警察女友的概率,剧版将二人的关系改为了远方亲戚,保证了情节有所勾连。

其四是增加了年轻一代的戏份,承接剧中时代变迁的主题。崔斌与静怡对应崔铁军年轻的时候,跟着董虎的彪子未逃脱灰色人物的宿命,小吕作为烈士后代和“三叉戟”徒弟的身份,象征着一种正向精神的传承。
对于配角的设置,沈嵘做了轻微剧透:“无论是大家喜爱的人物,还是有一定争议的人物,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功能和作用,配角也都是为故事和主角服务的,他们与后面的大案都有关联。”
很明显,关于刻画人物,电视剧《三叉戟》的主创团队下了很大的功夫。而在人物的外形、出身、感情、性格这些肉眼可见的地方之外,主创对于人性深层次情感的挖掘和呈现,是很少在其他剧中看到的。
最典型的就是“勇气”与“恐惧”的对比,具体表现在人物的应激反应。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精神受到刺激或者在高度紧张时,会引发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
小吕在剧中的定位是个警界新丁,在首次出场执行任务,意识里知道自己要勇往直前,潜意识里却有着新人无可避免的恐惧,以至于在这种紧张的情绪之下,出现了闹肚子的应激反应,间接导致了老夏的牺牲。可是小吕并未因此一蹶不振,重新拿出骨子里的勇气与“三叉戟”执行任务,得到了飞速成长。
警界新丁出任务拉肚子是一种普遍现象,这是新人无可避免的历练过程。这个细节是沈嵘在采访中,根据警察们的真实故事而设计的。
“大背头”虽然是老前辈,但重新出发也会有新丁一样的恐惧,知道自己的身体素质不如以前,潜意识里担心不能顺利完成任务。这同样就出现了应激反应,轻度时不停地喝水,重度时小便失禁。
当然,老前辈就是老前辈,“小便失禁”这样没面子的事打不倒“大背头”,他硬是靠着经验和勇气,找到线索,捉住罪犯,扳回一城。警局同人的掌声不仅是冲着他的能力,也是冲着他不惧失败的勇气。
类似的情节在剧中屡见不鲜,特别是在三个主角身上。《三叉戟》作为一部公安剧,此类题材经久不衰,这与其直面欲望、诱惑、生死的极致环境息息相关。而越是极致的环境,人性的弱点和闪光点越会无限放大。所以“勇气”在“恐惧”的衬托下,就更显得可贵。而驱动“勇气”的正是人物内心的热血。
没有人生来是英雄,所有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即带着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和探索,一声啼哭流露出“我害怕”,也宣告着“我来了”!不言而喻,电视剧《三叉戟》用很多细节,呈现了人的这种本能,戳中观众心底对世界最原始的感知,也映射出观众骨子里的那份热血。

作品“戟”:创作与成长



人物足够打动人,整部剧也就立住了。目前从评分和热度看,《三叉戟》已成为沈嵘最新的代表作,也是他钻研公安剧十余年的编剧成果。
最开始在创作《红警》《暗警》《疯狂倒计时》的时候,沈嵘偏于做情节和案件。而到了《余罪》,他的创作核心由案件转向了人物本身,是其个人比较大的提升和突破。《三叉戟》中,沈嵘人物向的创作方式修炼地更加炉火纯青。
“《三叉戟》比《余罪》更难,《余罪》好歹演员比较年轻,人物关系也比较简单。《三叉戟》里面三个老警察的心境不容易体会,家庭、朋友之间的关系也更为复杂,所以这部作品,对于我来说,也是创作上的一个新阶段。”
在《三叉戟》中,有一场戏可以看做是沈嵘创作方法论的缩影,也是他最喜欢的一场戏——老夏牺牲后,三个老警察去旁听开会。
在形式上看,这场戏是一种悲喜剧的表现手法,为了战友,三位退居二线的老前辈必须放下尊严、放下身段,去年轻人的会议室蹭资料,非常无奈。而正是这种他们与时代的碰撞,与年轻人的碰撞,产生了天然的喜剧元素。
但是在主题上看,这场戏是全剧的缩影。三个老前辈不惧他人的目光,为了心中留存的冲劲儿,挣脱出自己的舒适区,重回一线大展雄风。
“三个人物在那场戏的时候,一下子就立住了,由于他们的性格不同,所用的当时和借口也就不一样。但是相同的是,观众都能看到他们憋着的那团火。”
戏里的“三叉戟”心中有团火,戏外的主创团队也一样。《三叉戟》在筹备之初并不被人看好,很多人会评价剧集没有大数据计算下的爆款元素,也没有流量演员,故事也不够曲折离奇……但是主创团队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反而本着尊重创作的原则,以精品化的制作思维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完成了作品。从市场的反馈看,主创团队的努力得到了收获,这与沈嵘当初坚持从事影视行业、坚持创作原则的结果高度一致。

后 记



对于创作者来说,作品即是本人。通过作品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创作者的价值观、人生阅读以及对情感、社会和生活的感知力。
沈嵘是个简单的人,这点在《三叉戟》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第一,他没有采用情节向和反转型的做法过分渲染剧集的悬疑部分,而是以“人”为本,将叙事视角“化繁为简”,把破案过程掰开来给观众看,让观众更专注于跟着角色、人物走。第二,面对着《三叉戟》不迎合市场的情况,他因对原著的喜欢,对警察这一职业的敬畏,与主创团队的合拍,依旧以一腔热忱全力以赴。
沈嵘也是一个善于学习与分享的人,他的涉猎范围极广,涵盖喜剧、历史、悬疑、职业等各种类型的内容作品。他把对生活中的观察与感悟集中提炼成创作素材,通过剧集这种媒介形式传递给了观众。
而剧中三位主角对理想的追求,是最契合沈嵘的地方。对待影视创作,沈嵘始终保持初心。即便成为一线编剧,他也还是不忘提醒自己,未来要做导演。只有这种不留恋“舒适区”的鞭策,才能无愧于年少时候的梦想与进入行业的初心。
而《三叉戟》播出后,多年积累,用心创作,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已经陆陆续续有影视公司来与沈嵘接洽。不过,沈嵘还是希望慢慢来。
现如今,很多创作者喜欢在作品中堆砌所谓的流行元素,过分看中大数据的推算结果,导致行业跟风现象严重、市场上的作品同质化、创作心态浮躁。或许他们忘了最简单的一个道理:拍出来的作品,首先要无愧于自己,不违初心,才能无愧观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徐小怪 来源/导演帮(ID:daoyanbangwx)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6Lyq-dvH69XcdtL-x1uajg


内容由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附以原文链接

https://open.6pian.cn/news/7528.html

表情

添加图片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分享编剧、导演干货、行业热点。
推荐文章 更多+
拍片计算器-拍片估价

关注我们

牛片网微信公众号
牛片网官方QQ群
分享给其他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