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平台上线的69部新片中,唯有两部鬼吹灯“大IP”改编的《鬼吹灯之龙岭迷窟》《鬼吹灯之龙岭神宫》票房突破千万,然而豆瓣评分却仅有2.9。票房与口碑的悬殊差异,网络电影兜兜转转之间,似乎又回到了“内容焦虑”的磁场中心。
如果说观众与市场的逐步提升,是网络电影大环境下的“硬件”升级。那么,与之匹配的好故事和好内容,却仍在“软件”下游徘徊。这种生态空间的失衡,一定程度上将网络电影自身存在的症结放大,也同时制约着整个行业的发展。
回归内容、提升质量,是2020年网络电影持续释放的一大信号。提振行业信心可以有,但远远没到沾沾自喜的时候。
我们通过云合数据,针对2020年一季度网络电影在猫眼、优爱腾官微、微博、论坛、BBS、贴吧、骨朵等网络平台,抓取分账票房、全舆情热度、有效播放等各个维度的数据,盘点出三项分榜的TOP10,并以加权的形式,最终得出4月网络电影综合实力TOP10榜单。
69:2破千万影片数量下滑
4月的网络电影市场,喜忧参半。
喜的是,期盼多时的票房天花板由《奇门遁甲》提升至5303万元的新高度。这一成绩仅用时43天,成功超越了2018年《大蛇》上线88天累计分账5078万的票房纪录,成为网络电影史上新的分账票房冠军影片。
的是,单片成绩依然掩盖不了爆款缺失的事实和市场整体下滑的态势。
4月全平台共上线的69部新片中,分账票房过千万的影片仅有2部。横向对比,与2020年第一季度每月7部破千万影片的平均成绩相差甚远。
这种变化,一方面来自外部环境。受客观因素影响,整个网络视听行业经历过疫情期大幅度非常态化增长后,会员规模、收看时间等数据在4月呈现回落之势,用户对长视频产品进入消费疲劳期。
另一方面,院线电影的缺失,某种意义上加速了线上线下观众群体的融合,多层次、多样化的观影需求愈加明显,而网络电影内容提升的速度还不足以应对大众高标准的观影需求,这种落差感也造成影片打开率和整片播放量不成正比,网络电影的内部环境并不完善。
从烹小鲜4月网络电影中国故事【鲜】锋榜排名清晰可见,两部过千万级的影片均不是单纯靠内容取胜,4月2日登陆爱奇艺平台的《鬼吹灯之龙岭迷窟》,紧随潘粤明主演的网剧《龙岭迷窟》之后上线,既依托于“鬼吹灯IP”自身的强大影响力加持,也多少沾了网剧高口碑的热度,最终这部豆瓣评分仅为2.9的网络电影收获了2771.95万的分账票房。
无独有偶,《鬼吹灯之龙岭迷窟》的“孪生兄弟”《鬼吹灯之龙岭神宫》于4月24日在优酷视频上线,7天票房分账达到1283.14万,照此速度,未来破2000万的可能性也非常大。作为同一系列、同一主创的两部作品,能够同时破千万票房大关,内容优劣暂且不论,其中的“排片布局”还是值得同行借鉴的。
两部影片选择两个平台分别放映,一来规避单一平台作品同质化导致的审美疲劳,有效分担票房风险;二来,最大限度收割不同平台的用户注意力,扩大影片受众群体范围。从影片收益来看,这样的排片策略不失为上策之选。
需要注意的是,榜单第九位《斗战苍穹》的分账票房仅为387.73万,甚至赶不上《鬼吹灯之龙岭迷窟》的票房零头。网络电影单片之间的票房收益差距越来越大,可以窥见,未来的市场霸主依然是头部影片之争。
亟待打破的“鱼和熊掌论”
这里的“鱼”,暗喻票房,“熊掌”意指口碑。据不完全统计,4月上线的69部影片中,仅有6部豆瓣开分,开分率8.7%,而3月份的豆瓣开分率则为16.7%,数量下降将近一倍。
豆瓣已开分的影片中,票房和口碑形成两极之势。两部破千万票房的《鬼吹灯之龙岭迷窟》《鬼吹灯之龙岭神宫》评分均为2.9,影迷的吐槽方向也出奇地一致。场景太假、演技不足、一毛背景特效……批评之声大多数来自于影片的制作层面。一些“鬼吹灯IP”迷们甚至发出良心拷问,“为什么这么大的IP不能好好拍?!”
在院线电影中,豆瓣评分超过6分才基本合格,只有8分以上才算是公认好片。当然, 也有一些网络电影试图在口碑市场突围。《功夫宗师霍元甲》豆瓣评分5.8,对比院线电影也属于达标作品,影片传递出的家国大义,与时下人们抗疫时期高涨的爱国情绪达成深度共鸣,评论风向也朝着主题立意转移,林则徐的名句“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在评论区被多次提及。潘长江主演的农村励志喜剧《疯狂老爹》豆瓣评分5.6,影片讲述了退役运动员肖力在父亲的“激励”下,带领村中女童足球队赢得比赛挽救学校的故事,亲情、爱情、师生情交织其中,追梦主题也同样获得影迷肯定。
两部影片虽然票房收益没有达到千万级别,《功夫宗师霍元甲》分账票房751.11万,《疯狂老爹》分账票房871.81万,却让观众看到网络电影从内容层面的积极探索。这种略带实验性质的尝试,使得影片呈现出极具风格化的特点之余,也能被用户感知到既有条件下,是可以尽量做好内容、讲好故事的。
不可否认的是,网络电影拥有一定量级的热情且忠实的观众群体,但若要为产业带来长期的有效价值,仅依靠固定的受众圈地自萌是无法实现的。网络电影的本质依然是电影,正名之后,更需以创作、制作及审美的多维度升级为多重驱力来完善自身产业链,真正的出圈之作也必然是票房和口碑双赢的。
突破大数据“算法”壁垒
以烹小鲜4月网络电影中国故事【鲜】锋榜上榜影片为例,古装、奇幻、冒险、怪兽等大热题材多达7部,其中“鬼吹灯IP”、“青蛇IP”、“聊斋IP”均是反复翻拍的“老IP”。由于题材的严重同质化,制作团队的良莠不齐,演员阵容不同以及制作水平相差悬殊,这些经典翻拍难有超越前作的水准,甚至给IP本身带来伤害。
网络电影对IP的高度依赖性,也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
B
从行业引领层面,国家广电总局今年首设重大题材网络影视剧项目库。在近期公布的2020年3月全国重点网络影视剧拍摄规划登记备案片单中,共有313部网络电影,传奇题材、武打题材占比明显下降,取而代之的是重大现实题材、都市题材、农村题材,此前网络电影很少涉猎的传记题材达到了12部,青少题材3部。
在“公知IP”的挖掘上,也有了拓宽和外延,比如人物IP“孔子”“扁鹊”被纳入创作对象,喜剧题材出现了《囧爸喜事》《象牙山囧爹》等“囧系列”,扩大了行业的视野和类型。
从投资创作层面,大多数公司和团队也日渐趋于理性化,而不是盲目地用热门题材来裹挟项目,或者用大投资来为项目壮胆。业内人士期待的未来市场形态,也是既撑得起大投资,也容得下小成本的。当网络电影回归内容本质,不再炫耀场面多大,噱头多丰富,而是考量故事多深沉,人物力量感有多重,那就是它再次转型,蜕变的一天。
结语
不断优化的行业生态,给予了网络电影更多的生长空间。无论是从业者,还是观众群,对网络电影的评价体系、故事价值的发掘以及良好行业秩序的构建,都提高了更深层次的标准,为网络电影这条赛道传送了更多激励之声。
当然,网络电影的弊端和顽疾依然尚存,想真正撕掉“低档”的标签,还得从提高自身能力做起,回归内容本质。网络电影想走得更远,唯有着眼于故事的推敲打磨和人物的精雕细琢,着眼于价值的表达和情感的传递,让故事题材成为驱动付费与带动流量的核心原因。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第六感 来源/导演帮(ID:daoyanbangwx)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l8SNj5GzJoq5PWFjmCY08w
内容由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附以原文链接
https://open.6pian.cn/news/6457.html全部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图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