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复杂的社会问题,有关儿童教育的话题也不断升温。但儿童教育市场火爆的同时,也带来了泥沙俱下、乱象频生,如“量子波动速读”、“右脑开发”等伪育儿知识不计其数,家长们急需科学的声音来指导。
在这样的前提下,腾讯视频的《小孩的神秘生活》首次将镜头聚焦孩子离开父母之后在幼儿园的“另一面”,在专家的帮助下“破译”儿童行为密码,以科学性和真实性为浮躁的育儿市场注射了一剂“镇静剂”。播出以来,由该片引发的育儿话题不断发酵,今天影视产业观察就带着大家回溯整季节目,从中找出这部纪录片被称为“育儿宝典”的原因。
豆瓣最高8.1分,
“萌娃”纪录片原来可以这么好看
家有萌娃,给无数的家庭带来了欢笑,但同时也令不少80后、90后的新手父母,面临儿童教育的压力和困惑。所以当《小孩的神秘生活》中,“淘气包”昂米诺越不让做的事越玩得起劲,白曼可因为怕输就羞于参加集体活动时,不少家长都发出了“和我家宝宝一模一样”的感叹,这种熟悉的感觉将家长们的目光牢牢锁定在节目上。
每一集节目,10个孩子在极少数成年人相伴的情况下,尝试交朋友、表达自己,一步步探索世界。而在孩子们行动的同时,人类科学与教育学博士沈尹婧,儿童心理学专家何洁从脑科学、心理学和家庭科学等角度,去分析孩子行为选择背后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原因。比如片中两个男孩产生矛盾,往往不商量直接扭打起来;而女孩则有商有量地把问题说开,愉快地达成一致。在沈尹靖看来,这些都是孩子在自然状态下的真实表现,具有代表性,且引发观众思考。
秉承纪实性与科学性的原则,《小孩的神秘生活》给众多家庭提供了科学、专业、有趣的育儿宝典,弹幕中不乏“我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这样”、“我家孩子好胜心强,看节目学着怎么改善”等留言,反映出家长们对内容的认可。
一直以来,育儿类节目的受众都是以家长为主,那家中没娃的观众会看这类节目吗?《小孩的神秘生活》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该片播出后,豆瓣评分达到了8.1分,萌娃之间的互动,让很多没有育儿经历的普通用户也被卷入进来。
在第七集中,当其他小朋友们打趣昂米诺的面具时,王昱尧大声说“你们不能说她,她是我妹妹。”“昱米cp”有爱的互动,让不少网友都打出了“欠我一个哥哥”的弹幕留言;而程夏果、岳昊和任思涵间的友情争夺战,也让不少观众想起了自己儿时的好朋友。
“小孩子超级治愈”、“部分消解了本人恐婚恐育心理!”从这些豆瓣评论中不难看出“萌娃”的强大吸引力。娱乐化的表达方式,也让《小孩的神秘生活》这部纪录片有效地辐射了泛娱乐人群,探索出这类题材大众化的传播路径。
科学解决教育难题,
打破家长固有育儿思维
中国可以说是最早关注教育的国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创了平民教育的先河。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育儿知识不断更替,中国的教育逐渐被外国赶超,不少新手父母由于视角受限、缺乏科学指导等问题,存在继续“成长”的空间,儿童教育日渐成为国人家庭的痛点。
《小孩的神秘生活》这部纪录片的出现,显然给出了新的方向。
首先,与以往育儿节目将侧重点放在展现家长教育孩子的困惑和误区不同,《小孩的神秘生活》真正从孩子的视角出发,给孩子创建好玩又刺激的场景,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并以此来探究他们的心理。何洁表示:“当你去不加干预地观察孩子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对他们的了解真的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复盘《小孩的神秘生活》的内容设置,每一集都有独特的意义。比如第一集自我意识,通过同理心、协同力、诱惑力等幼儿成长经典游戏测试,展示孩子们如何在陌生环境中认识自己,了解他人;第二集规则意识,通过扔骰子拿糖果、数糖果游戏、勇夺海洋球等不同形式的考验,探讨孩子们对是非对错的选择;第五集胜负心,则从“团队协作”“情绪调节”“同理心”等多个维度进行观察,对孩子的胜负心进行解读。沈尹婧认为,节目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游戏,把孩子身上看似无关的事情串联起来,让家长从一件事里看到一个完整的孩子,举一反三,理解孩子在生活中的多种表现。
“你不要指望跟我描述一下孩子的问题,就能给你指点迷津。”在何洁看来,“没有基于对孩子的客观观察和了解,任何所谓的问题的讨论都是白搭。”因此,这部纪录片打造了一个“儿童微社会”,真实地捕捉到儿童的行为与心理活动,通过专家的“解码”,让家长读懂孩子的“内心戏”,甚至看到集体主义文化对孩子的行为选择、情绪反应和能力发展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该片提出了全新的育儿观念,“挑战”家长传统的育儿思维。片中昂米诺不顾几个哥哥的劝说,不停向地下吐口水,还打开了装糖果的罐子。这是萌娃家庭中经常让家长崩溃的场景,但在专家的角度,这种适当的挑战和反抗却是孩子寻找自我的过程。
长相甜美的李依蒙,刚来到幼儿园就“圈粉”无数,成了孩子们的中心。在很多家长看来,这是一件特别高兴的事。但专家却指出,这种社交先发优势反而会制约孩子发展,甚至随着优势不再,让孩子产生失落感。
这些鲜少被社会了解的观点,与家长固有的育儿思维产生强烈碰撞,不断地刷新家长的认知。
第三,帮助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让这部纪录片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片中于子铄不顾白曼可抗议挠她痒痒,骂哭了昂米诺之后,还说一句“哭哭哭,就知道哭”。通过节目我们看到了于子铄不断挑战规则的原因,在他去幼儿园时,爸爸告诉他表现得好就陪他玩游戏,但工作忙碌的爸爸没能兑现承诺,所以他根本就不想好好表现。透过镜头,于子铄的爸爸看到了孩子的依赖和渴望,他表示一定会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去陪伴孩子,和他一起成长。
当家长站在客观的角度、花一段时间去观察孩子的成长变化时,就会发现看似弱小的孩子也有惊人的想法。所以秉持“有一个你从未长大”的理念,这部纪录片搭建起一个孩子与家长共同成长的“幼儿园”,让家长在了解儿童行为的秘密之后,选择灵活的应对方法,实现1+1>2的效果。
冲突、焦虑、成长,是每一个有孩子的家庭每天上演的日常,传递育儿理念的儿童类节目正逐渐成为家长的刚需。《小孩的神秘生活》从社会现实和专业的育儿角度出发,融入了混龄教育、性别认知等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孩子和家长提供了最优的育儿引导。
以“萌娃”为开端,
我们看到了腾讯视频布局教育题材的“野心”
2017年以来,国产纪录片市场涌现出了多部制作精良、内容扎实的作品,尤其是美食类、文博类纪录片逐渐成为国产纪录片一个主流类型,取得了口碑与流量的双丰收。但从整个纪录片市场来看,儿童教育类题材始终是各大平台鲜少尝试的内容。
孩子们活泼好动、性格迥异,镜头难以“捕捉”,尤其是对4到5岁的孩子来说,想要他们按照“剧本”去表现,更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在《小孩的神秘生活》中,就经常会有因为孩子跑动镜头模糊、或者孩子把食物擦到镜头的画面,从拍摄层面来说,儿童类题材是非常难以驾驭的。
同时,儿童不善于表达,可内心又非常敏感,任何非正常的干扰,都容易引发儿童行为的异样表现,从而导致纪录失真。所以在怎么拍好这些孩子上,《小孩的神秘生活》的主创团队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为了不给孩子们带来人为的干扰,几十台固定摄像机藏在幼儿园的各个角落,捕捉孩子们每一个小细节,无论是有爱相处,还是争吵矛盾,孩子们的表现不是设计的,而是主创团队“等”出来的。甚至连场外采访孩子时,导演都藏在镜子后面,让孩子以完全放松的心态来回答问题。
更重要的是,与以往亲子类节目“卖萌育儿”不同,儿童纪录片并非是简单的娱乐内容。《小孩的神秘生活》将专业放置在内容表达的中心,通过行为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方面元素的融合,填补了中国儿童教育纪录片市场的空白。
近年来,中国家长对科学育儿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腾讯视频正是看到了市场和家庭的需求,在教育纪录片领域率先迈出一步。平台借鉴了国外经典的儿童心理学实验,如考察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的棉花糖实验、考验孩子公平意识和分享意识的玩具分配实验等,并将其调整到适合中国孩子的模样,《小孩的神秘生活》以纪实的手法解读小朋友行为背后的动因,从科学育儿角度出发为家庭育儿提供了新的视角。
同时,腾讯视频还将视角拓展到幼儿、中学、大学等不同阶段,打造教育内容带,引发全行业对教育的关注。平台推出的《世界的孩子:我在美国读高中》,以在美国高中学习生活的中国孩子视角,探讨美国高中教育的现状;即将推出的《真实生长》真实记录了三位不同性格、不同家庭背景的95后少年以及与他们朝夕相处的四位老师,在高中三年里,拼命地为了各自的理想而付诸实践;《我的留美日记》则是一档关注美国大学在校中国留学生生活状况的纪录片,以纪实手法展现美国大学生活,揭开中国留学生真实的生活。
对纪录片市场来说,深入、全面地关注社会现实,回应社会关注将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从《小孩的神秘生活》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知到这一点。而对于敏锐洞察到内容趋势并提前布局的腾讯视频而言,以纪录片的形式拓展教育题材的边界,激发了国人对中国教育的关注,也是其责任感有力的体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李杨 来源/影视产业观察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mK_USmaNMvB3QvMBu3nYHg
内容由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附以原文链接
https://open.6pian.cn/news/6259.html全部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图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