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工厂”剧本技术鉴定结果
基本信息
更新内容
1.争辩:修改了“承认挑战”与“否认挑战”的事件划分和补充分析解释;
2.中点:修改了A故事的事件划分,补充中点B故事分析解释;
3.坏蛋逼近:补充分析解释;
4.一无所有:补充分析解释;
基本信息分析
影片片名
电影《小丑》的英文名是“Joker”,而不是“Clown”,前者的英文释义是“爱开玩笑的人”以及“丑角”,它的外延比后者(作为马戏团形象的小丑)有更广阔的含义。
“Joker”指的是扑克牌里的丑角牌,也就是俗称的大鬼和小鬼、大王和小王。有一种说法,扑克牌起源于塔罗牌,Joker这个形象在塔罗牌中没有对应角色,可能是从愚人(The Fool)牌演化的。愚人是混沌无知的,这张牌在塔罗牌体系中是开始,也是结束,处于塔罗牌循环的结点处。
在最开始,设立这张牌的作用是为了替换。因为牌容易遗失,所以愚人牌可以在任何一个位置上充当任意一张牌,这也是在纸牌游戏的众多玩法里,大小王可以被凑成对子或炸弹的由来。由此,我们得出了Joker从纸牌文化衍生出的特性:一是混沌无序,不可捉摸;二是不固定性,可以代表任何角色。《小丑》的片名诠释和暗喻了剧中小丑这个角色的秉性。所以片名《小丑》能凸显出影片的情绪,基调和风格。
而小丑作为喜剧符号,也带有喜剧精神。喜剧精神是对现实世界的无可奈何,无法施以影响,只能通过模仿滑稽事物掩盖其无奈的实质,由此,《小丑》的寓意亦能准确表达故事在感情上的内容,即底层普通人的挣扎史,传递出这是一部具有悲情色彩的电影。
喜剧的内核是至悲。小丑永远扬起的、油墨涂成的嘴角,可能掩盖的是真正下垂的嘴角,也准确地表达了故事在视觉上的内容。“丑角牌”扮演的就是一个亦正亦邪、非善非恶的形象,从而传达出这是一个讲述反派如何诞生的故事。
《小丑》是DC蝙蝠侠最知名的对手,从而我们能够大致了解此片的类型与城市犯罪有关,片名能够凸显影片类型。
影片类型
影片《小丑》属于“被制度化”中的“事件群体”,这一类型故事的主题是“做他人还是做自己”。亚瑟是要继续做着隐忍和挣扎的底层人,还是要做对抗这个不公平社会的小丑?
该类型需满足三个基本元素:1.一个“群体机构”:冷漠、贫富悬殊的高谭市。2.一个“选择”:亚瑟最终变成小丑,他选择不融入(不加入)这个漠视的社会。3.一种“牺牲”:最后亚瑟“牺牲”了善良的自我,成为了“小丑”,引发了高谭市的底层人民暴动,摧毁了制度。
这种类型的故事通常会出现三种角色:1.制度的天生反叛者,他能够揭露制度的缺陷;2.天真型,他对这个社会的规则一无所知;3.公司人,即生活在体制内,深知体制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却无能为力的人。亚瑟为了维持自己与母亲的生计努力工作,在小丑经纪公司做演员,扮成小丑在街上为店铺宣传,去儿童康复院逗孩子们笑,他深知社会给他造成的漠视和伤害,却无力改变,所以亚瑟属于“公司人”。
道德前提
影片的二元对立建立在“漠视”与“尊重”之间。亚瑟身处一个漠视的世界,不被尊重:亚瑟无端被打;公车上被人怀疑;老板不听亚瑟的解释;同事假装好心给他枪其实是为了陷害他等,这些都是电影第一幕构建的“漠视”。第二幕,亚瑟的需求是找到自己的身份,从故事层面,亚瑟想要找到自己的父亲,了解自己的身世;从主题表达看,亚瑟需要得到关心和尊重。亚瑟在第二幕,依然处在漠视的世界里,亚瑟在母亲病房的电视上,看到自己在酒吧里讲的笑话,终于登上莫瑞脱口秀的他开心不已,随后主持人莫瑞的嘲讽让他心凉;亚瑟找到“父亲”韦恩,他只是想得到父亲的关心,然而韦恩却“恶言相对”,还狠狠打了他一拳;亚瑟去疗养院调查自己的身世,得知自己从小被母亲的男朋友虐待,而母亲却漠视地坐视不管。亚瑟看不到任何希望,生活和社会迫使他召唤出另一个自己——“小丑”。
《小丑》中,主角亚瑟无意代表某一种政治团队去推翻和反抗什么,他想通过顺从获得一点尊重和关注,但对于一个分化严重的社会来说,一个弱势群体获得尊重比获得金钱更加艰难。从个人的小丑暴力事件导致群体抗争事件,顺从善良的亚瑟没有得到关注和尊重,反而是暴力获取权力的小丑引发了大面积的关注和尊重。在化身成“小丑”地铁杀人后,亚瑟用“小丑”的身份获得了“尊重”,也得到了高谭市的底层人民的“尊重”,众人带着小丑面具游行抗议,亚瑟跌入了被尊重的“颠倒的世界”,人物的两难构成。
第三幕主持人莫瑞暴露出了的漠视的本性,节目组让亚瑟上节目只是为了取笑他,亚瑟与主持人莫瑞争辩地铁上死去的三个人是上层精英,所以整个社会都去关注,而如果死的人是像自己一样底层的人,社会则会漠视。最后亚瑟愤怒之下杀死了“漠视底层人民”的主持人莫瑞,对着摄像机宣告着自己小丑的身份,用暴力与死亡的手段来获得自己应有的“尊重与关注”。整部影片的情节设计紧紧围绕“漠视与尊重”这个相互对立的颠倒世界展开,亚瑟置身其中,两难的困境清晰明确。
人物原型
因为本片主角亚瑟拥有两个人格,一个顺从善良的亚瑟,一个暴力杀人的小丑,二者一正一邪来共同塑造人物。而创作者们极其聪明和巧妙的用人物原型哈迪斯的正面角色——隐士做为亚瑟的人物原型,以其反面角色——巫师做为小丑的人物原型。
隐士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创造精神,有时会过于沉浸在自己的幻想里。亚瑟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幻想里,他幻想自己登上莫瑞脱口秀受到注目,幻想着自己与黑人女邻居约会。虽然亚瑟不善表达,患有笑病,但他一定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
隐士如果遇到一个合适的女子,可能会组建一个小家庭,享受一下有人陪伴的乐趣。亚瑟遇到黑人女邻居,他十分渴望有人陪伴他。
隐士会关心自己的爱好和项目,经常花很长时间在一个小任务上。亚瑟喜欢脱口秀,于是他经常的会拿着本子到酒吧记录和学习别人,自己平时也花很多时间写段子和笑话。
隐士看上去有点分裂和混乱,其他人可能觉得他是一个乏味的、毫无个性的人。他内心世界丰富、精神敏感、大多数时候喜欢独处、害怕与人交谈,极为悲观。这些属于隐士的优缺点,都极其与影片当中亚瑟这个人物贴合。
隐士的反面角色:巫师。他的孤独可能使他进入一种精神分裂的状态,被幻想引导着伤害他人。亚瑟一直处于精神分裂,他拥有另一个小丑人格,即隐士的反面角色。
巫师只在意个人利益,丝毫不关心自己的行为对外界的影响。小丑在地铁上杀人,引发社会动荡,在直播中枪杀著名主持人,发动暴动。这些行为都佐证小丑的这一人物原型特征。
巫师觉得社会就是个笑话,他不需要依照它的规则而活,他想要掌控自己的人生。小丑的诞生就是要打破社会的规则,他牢牢地掌握着自己的人生和权力。
而巫师的性格相较于隐士更为极端:孤僻、不爱交际、害怕别人的排斥,没有亲密的朋友。也不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这些特征也与小丑的行为一致。
人物心理动力学
从人物的心理动力学分析,亚瑟在儿童时期是被收养和虐待的小孩,处于一个极度危险的养育环境,无能为力的儿童在潜意识里,为了活下去(力比多关于生的本能),唯一能做的就是满足和回应养育者(通常是母亲)的需求,一直保持快乐和笑容甚至当一个喜剧演员,都是强迫性重复他在儿童时期是如何回应母亲的需求。抛开身体病理机能,单独从心理因素上分析,他患得的笑病或许也源于儿童时期应对死亡焦虑(如果母亲想要孩子happy,如果孩子不 happy,会产生被抛弃导致死亡的幻想)产生的躯体化症状——婴儿面临的危险和无助不能言说,只能通过躯体的生病或症状来呈现,通常是心因性疾病的心理来源。
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当下所受到的困扰皆来自于儿童时期在现在的强迫性重复。儿童时期母亲和亚瑟之间的关系,逐渐内化成亚瑟的客体关系,曾经在儿童时期产生的死亡焦虑被不断的无视和嘲笑唤醒,激活了亚瑟潜意识里对于母亲(客体)的愤怒和仇恨,杀死母亲,从根源上否定自己,以新的身份存在,亚瑟变为小丑,攻击转向外在客体,“不是我不好,而是他们都不对”,形成了偏执性人格障碍中的反社会人格,他把遭遇的所有不公平和轻视都错置在其他人物上,忽略了自身的原因和缺陷,造就了一个报复社会的小丑角色。
四位一体
对手象征着主角的阴影——即主角的第二自我,是主角背后的隐藏性的存在。常常表现出一种共通性的恐惧,即所有人类的疯狂与暴力的倾向。主角(人格面具)必须遭遇阴影,并将它融合在自我里,才能解决冲突,这即为电影的动作线(A故事)。阴影并非一位邪恶的坏人,而是被错置的部分自我。
《小丑》中的四位一体人物设计中,主角是一个底层的被无视却依然顺从不敢反抗的亚瑟,而他的对手是非实体——悲剧的过往:亚瑟因为小时候被养父母虐待,导致自己患有精神疾病,进而被社会“遗弃”,不被关注和欺凌,这一“悲剧的过往”激发了亚瑟所有的困境,并持续对亚瑟造成阻碍,最后亚瑟为了不被欺凌,在地铁杀人,变成小丑,发动城市暴动,由此开始被全市人注目,也被人敬仰起来,成为底层人民的精神领袖,这使得亚瑟开始整合对手——悲剧的过往,一步步获得他渴望得到的尊重和关注。
影片中亚瑟“爱的兴趣”是黑人女邻居,亚瑟渴望得到情感的满足,正像他的原型性格要求的那样,如果遇到一个合适的女子,会渴望享受有人陪伴的乐趣。但他依然只能臆想这个得不到的“爱的兴趣”,当他意识到这个“爱的兴趣”并没有与他产生那些想象中的亲密关系时,他更加感到被世界抛弃的绝望。
影片中亚瑟的“智者”是一种意识,一种渴望得到尊重和关注的愿望,这种意识使得不被尊重的亚瑟一步步走向受到关注和尊重的“小丑”。
“认同危机”阶段
主角亚瑟的“认同危机阶段”属于:“自主 vs 怀疑与羞耻”阶段的“反叛 vs 服从”。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反叛,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都渴望反叛我们所面临的——在家中,学校或工作中那些专断的权威人士。
反叛开始于不公正,亚瑟从一开始就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无端的被街头混混殴打,想让愁眉不展的小孩子开心却被小孩子的母亲认为是骚扰。他逆来顺受想极力的合群,融入团体和社会,却被老板告知他的同事都觉得他是一个怪人。然而对于“反叛 vs 服从”这个阶段,当主角保持驯服与非暴力状态越久,故事累积的张力就越大。
亚瑟是一个服从的角色,但当他化为小丑时,便成为了一个反叛任何不公的人或事物的“反叛英雄”,而反叛英雄则表现了共通性的对于获取自治权的奋斗。当亚瑟(小丑)枪杀3个年轻人后,并没有产生任何负罪感,相反更像是获得了某种权力的快感,他踏上了一条从服从走向反叛,从亚瑟走向小丑的道路。
亚瑟面对的世界是一个自主权被法律、规范、税制、政府机构等社会的规范措施所限制的世界,并且他们还阻挠着主角(我们)天生想要自由的本能。在影片中即为高谭市的上层社会和人民之间巨大的贫富差距。在高谭市底层人民发动示威游行抗议时,高谭市的上层却在富丽堂皇的歌剧院看着电影。当心理咨询师毫无征兆的告诉亚瑟因为政府缩减预算,福利局被裁减,他以后拿不到药物了,自己也要面临失业的情况时,亚瑟有一种被社会遗弃的感受。
而亚瑟作为反叛英雄,他所要面对的挑战是克服对自己的“卑贱地位”感到“羞耻”以及对未来能否摆脱这种处境的怀疑。亚瑟只是一个供人取乐的小丑,他风餐露宿,工作朝不保夕,最后当亚瑟(小丑)克服自己“卑贱地位”的心理障碍,拿起枪在地铁里杀死上层精英,在直播中杀死著名主持人后,他以一种常人无法做到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自治权。
心理防卫机制
亚瑟的心理防卫机制是:压抑—抑制。一直逆来顺受的亚瑟,把最初的欲望——渴望被关心和尊重,转化到了另一个自我,即“小丑”身上,并将这个最初的欲望装载在自己深层次的潜意识里。编剧借着让亚瑟隐藏最初的欲望(冲动),形成压抑的心理作用。压抑作用消减了原欲能量的流动,并将冲突根源遮蔽起来,这即为第一幕亚瑟的状态,但压抑只是个权宜之计,原欲能量——即“渴望被关心和尊重”的心理会再度兴起,形成最终冲破“压抑”的人格,展现原欲能量的新人格——“小丑”诞生。
亚瑟开场被几个小混混殴打,之后被老板不近人情的训斥,直到被开除,这些都会让亚瑟的原欲能量兴起,但又都被亚瑟抑制住。然而借着在亚瑟身上创造高强度的压抑,故事就能创造张力和悬疑。一个长期被漠视,欺凌的亚瑟什么时候爆发呢?当他拿到象征“权力”的枪时,悬疑感便出现了:亚瑟地铁开枪杀人、杀死同事、化妆成小丑准备在节目上自杀,却被主持人的话所激怒后改变想法,最终杀死主持人莫瑞,这些看似“突兀”的爆发和残忍的杀人行为,其实是心理压抑的能量积累后的爆发。当这种压抑的能量形成的张力被最终释放时,即便几句话,一只手的触碰,单纯的亲吻,都可以具有不可思议的,情绪宣泄的力量与戏剧性。
36种戏剧情境
《小丑》的36种戏剧情境属于第16种——疯狂,其概要为:一个人暂时变得疯狂,失去控制并伤害受害者。满足“疯狂”的戏剧情境有两点要素:1.疯狂的人——亚瑟(小丑);2.受害者——地铁死掉的三个上层精英、亚瑟的同事兰道尔、主持人莫瑞。
强烈的情感引发强力的激励,这种激励使人丧失理性的考量,愤怒占据大脑,个人失去全部的自我控制,在一段时间内彻彻底底的成为另一个人。亚瑟在一个有偏见和不公的社会体制中受到连续不断的嘲笑和无视,尤其在地铁上受到三个年轻人的凌辱和殴打以及主持人莫瑞对亚瑟的羞辱,引发了亚瑟强烈愤怒并占据他的大脑,使他失去理性的思考和个人的控制,枪杀了这几个人,在这段时间内亚瑟彻彻底底地成为了另一个人——“小丑”。而亚瑟也在这些事件中情绪得到了释放,即使让几个人失去生命,即使发生暴动,让一切在疯狂中得到解脱。
在故事中,看到主人公失去自制和丧失理性的考量,让我们意识到或许有时我们自身也可能变得疯狂,这会令观众恐惧。我们也对受到折磨的人们感到遗憾与悲哀,因为认识到这样的情况也可能在我们自身上发生。
英雄之旅
亚瑟是一个被社会遗弃,任人欺负,生活困顿的底层人物,他在第一幕表现出的状态像极了女性英雄之旅的“失望类型”,他对自己的命运感到愤怒又压抑,但是又不采取行动去改变,他没有任何“权力”。故事到了情节点1,亚瑟拿着象征权力的枪杀死了地铁里的三个上层精英,然后逃到厕所里跳舞,享受着觉醒带来的权力快感,随后他亲吻女邻居,似乎得以觉醒,走上一条获得权力的女性觉醒之路。
在整个第二幕,亚瑟似乎觉醒了,他一步步获得权力,并杀死虐待自己的母亲和主持人莫瑞,在这段旅程中,亚瑟找到了内心和勇气,他证明了自己。他把自己的经历通过电视告诉所有被“压迫”的人,形成了女性的循环之旅,启发着下一个渴望觉醒的女性。城市暴动中,他被当成领袖受到众人“敬仰”,在人群的欢呼声中他成为了“小丑”,至此完成了女性英雄之旅的重生。影片的整体结构看似都与男性偏移女性英雄之旅极其吻合,那么我们反过来用男性英雄之旅来分析一下影片的结构,看看又会得到什么结果呢?
亚瑟虽然是一个被社会遗弃,任人欺负,生活困顿的人,但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要努力挣钱改善自己与妈妈的生活困境,以及把快乐带给大家。社会告诉他要成功,他按照社会的要求生活着,他的社会期望属于“养家糊口”。
男性与女性的区别在于,女性英雄之旅是在第一幕结束时觉醒并获得权力,而男性是在第三幕觉醒放下权力或者握紧权力不觉醒。那么在影片的情节点1处,亚瑟地铁杀人是获得权力,得以觉醒?还是没有觉醒呢?
从男性英雄之旅来看,亚瑟则并未觉醒,因为作为男性,他最终要消解原来的自我才能觉醒。男性需要放开手中的权力,去了解自己真正的目标以及自身与世界的关联才能觉醒,而亚瑟的觉醒一定是消解另一个拥有反社会人格的小丑和治好自己的幻想症,才算放下“权力”。所以我们看整个第二幕,亚瑟幻想着与黑人女邻居约会,幻想着自己在酒吧演出成功,直到杀死自己母亲,他都在一路守着自己的权力。到了第三幕,男性才开始意识到他的权力阻碍了他全面感受人生,如果觉醒,放下权力将会获得“成功”;如果不醒悟,进而握紧权力,将会走向失败和毁灭。
情节点2的情节是亚瑟即将登上莫瑞法兰克脱口秀节目,他对着电视试演上脱口秀的流程,并准备在节目中开枪自杀,了却自己“喜剧”的一生。其实从这里可以看出,《小丑》的主角亚瑟走的是男性英雄之旅而不是男性偏移女性英雄之旅,因为如果是男性偏移女性的女性觉醒之旅,亚瑟一路的觉醒,使他走上通往权力的道路,那么到了第三幕,他就不会选择自杀,他会因为觉醒,拼尽一切与这个社会做斗争,捍卫自己的权力,又怎么会在第二幕的最后自杀呢?这样岂不是自相矛盾吗?这也充分说明影片并非男性偏移女性英雄之旅,而是男性英雄之旅。
在男性英雄之旅中,人物的觉醒点可以在情节点2处,也可以在第三幕的节拍点“深入挖掘”处。然而当我们看到亚瑟准备自杀,他似乎是在对自己的救赎,这是否会是人物的觉醒呢?我们再看一下“深入挖掘”的情节:亚瑟现场枪杀了主持人莫瑞,并对着摄像机向全市人宣布自己的身份。当亚瑟用枪杀死主持人莫瑞时,他已经彻底变成另一个人格——小丑。他握紧了手中的权力,选择不醒悟,人物进入“下降通道”。男性如果走向下降之旅,那么结局必然带来的是“失败”或者“毁灭”,但结局部分亚瑟(小丑)却成功了,人们受到他的激励发动了城市暴动,而他也受到了众人的欢呼与崇拜。如果亚瑟(小丑)走的是男性英雄之旅的下降通道,人物选择不觉醒,那么亚瑟为什么没有失败或者毁灭呢?
这就是影片的高明之处,编剧并没有让《小丑》掉入二流影片的行列。正如经典影片《教父1》(类型被制度化的家庭群体;男性英雄之旅的下降之旅)一样,主角迈克最后接任父亲成为黑帮首领,主角也“成功了”。但在影片最后我们知道,迈克虽然当上新一代教父,但他将与自己关系要好的姐姐送进疯人院,与恩爱的妻子也变得离心离德,为了权力他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亲情与家人,而人物最终的结局(《教父3》)是爱女被杀,自己孤独终老,迈克终于走上了穷途末路,在悔恨和绝望中渐渐地离开了这个繁华喧嚣的世界。
注:图源《教父》
回到本片《小丑》,亚瑟(小丑)虽然最后他受到信徒们的敬仰,但他亲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杀死”了善良的亚瑟,最后亚瑟(小丑)站在车上,露出那不知是悲伤还是喜悦的表情,他其实是“失败”了。如果《小丑》有续作,无论他如何的报复高谭市,如何再一次胜利,但人物最终的结局,我们早已知晓,正义会战胜邪恶,小丑终会被蝙蝠侠杀死,人物最终必将走向毁灭的道路。
节拍点对比分析
第一幕 建置
1.开场画面
规则:1.设定基调,情绪,风格;2.电影是关于什么的?
分析:伴随高谭市广播播放的新闻,我们看到了主角亚瑟一个人独自在昏暗的房间的镜子前化小丑妆容。亚瑟将自己的嘴巴往上与往下拉扯,挣扎地做出笑容与愁容两种表情,并试图决定自己究竟是喜剧还是悲剧时,他泪珠流了出来,这一情节传达出这是一个关于小丑挣扎在他喜剧与悲剧的生活中的故事,随后亚瑟的广告牌被几个年轻混混抢走并受到无端殴打,影片压抑、矛盾、绝望、暴力的情绪、风格和基调得以建立起来。
广播电台里播放的新闻内容:垃圾车罢工、高级住宅变成贫民窟,全市进入紧急状态的新闻则是影片的“引发事件”。因为经济萧条、工人罢工、贫富差距的状况使得亚瑟最终成为“小丑”,并为他最终能够发动城市暴动埋下了“群众基础”,这一“引发事件”也使得故事得以运转。如果高谭市是一个一派祥和,和谐发展、关爱有助的社会,那么亚瑟估计就不会走上这条杀人,暴动的道路了。
2.主题呈现
规则:在结构扎实的剧本中,前5分钟里就会有人(配角)提出问题或做出陈述(通常针对主角),而这些正是主角缺乏的。那个人(配角)跟人生自然的,本能的,原始的一面有较多联系,他会与影片中的主人公交谈(这个人物会说“骄傲会导致挫折”,“家庭比金钱更重要”之类的话),主人公并不知道谈话内容对他在影片中的角色延续极为关键,而这个问题或陈述就是影片的主题。编剧将在这个位置第一次有机会提出问题或做陈述,暗示电影主题。
分析:在亚瑟与福利局人员对话时,咨询师看到亚瑟摘抄的一句话并念了出来:我只希望我的死比我的人生更值得。亚瑟听后一笑而过。这句话暗示了影片的主题。虽然这句话是亚瑟自己写下来的,但字迹明显生疏和扭曲与上下文字迹不一样。从后续我们可知,亚瑟有用左手写字的习惯,而左手并不是他“本人”。当咨询师将这句话念给亚瑟听时,亚瑟的反应不难看出他此时并不理解其中的含义。获得关注与尊重便是影片的主题,亚瑟需要了解他要付出比死更巨大的代价,将自己改变成令人恐惧、暴力的“小丑”,才能获得应有的关注和尊重,此时善良的亚瑟并没有做好这种改变的准备。
3.铺垫
规则:通过呈现一小段主人公日常生活,建立主角的短期目标,揭示主角不公平伤害和潜在危险。我们把主人公在开场面对的状况称之为“停滞等于死亡”的时刻,意思是主人公对自己的现状不满(也可能自己没意识到),如果主角不试图改变(停滞在这一时刻)这一现状还不如去死。这就意味着,任何电影的开场画面都要展现一个身处困境的主角,不能出现“三无”主角,即:无缺点或缺失;无困境;无欲望。
电影的前10分钟,要完成三件事情:
1.主角是谁:必须紧紧围绕着主角的三维立体生活展开,即建立主角3P生活——职业生活(工作),个人生活(家庭及朋友)及私生活(独处),是告诉观众谁是主角并了解主角的好时候,也要为后面做好铺垫。主角要出现在正常生活(规律生活)中,平淡如水,但危机就隐藏在背后,所以生活在被转变前要描述好平静。
2.戏剧情境是什么:围绕故事(世界)的戏剧性的状况是怎样的。
3.戏剧前提是什么:故事是关于什么的?告诉观众世界是什么样的。
故事的引发事件出现;设定故事的赏金,赌注和故事目标;首次展现过往创伤给主人公的痛楚。必须向观众显示什么是英雄缺少的东西。同时,我们也要给观众“喜欢”主角的理由。人物不一定非要可爱,但要将人物置于冲突中,人物的动作要充满特点,可信。开场往往与终场相反(相呼应)以凸显主题(故事都是关于改变的)。
分析:当亚瑟与福利局黑人女子聊天,在这段对话中,亚瑟说出了:他想当一个脱口秀演员。人物的故事目标建立起来,而随后他去酒吧记录段子,说段子都依循了他的这一目标。这一功能,编剧在“主题呈现”中已设置完成。
抑郁的亚瑟乘车回家,这是他的“个人生活”的塑造,他是一个孤僻,没有朋友的人。亚瑟在车上看到一个黑人小孩,他逗小孩开心,却遭到小孩的母亲“请别骚扰我的小孩”的冷漠对待,正当亚瑟想要解释时忽然大笑,亚瑟赶紧拿出一张卡片,我们得知他患有“笑病”。“笑病”是他童年被虐待引发的,这是主人公的过往创伤,黑人母亲指责亚瑟则首次展现了过往创伤给主人公的痛楚,同时向观众展示了亚瑟所缺少的东西——不被理解及尊重。这是亚瑟停滞等于死亡的时刻,他必须寻找方式改变。
亚瑟的广告牌被夺走后又遭殴打,自己也不被福利局人的理解,这一天对谁来说都是糟糕郁闷的一天,但当亚瑟看到陌生小孩不高兴时,他并没有陷入自己的情绪,反而做鬼脸想逗小孩开心,这是亚瑟“救猫咪”情节。救猫咪不见得非得让英雄真正的救一只猫咪,去施舍乞丐,去扶老奶奶过马路,只要当观众见到主角时,他做的事情让观众喜欢上他,即我们对主角产生好感或同情,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从此处看,亚瑟虽然是个loser,但此刻他还是善良的。
失落的亚瑟回到家中,三十好几的亚瑟还与母亲同住在一栋破旧的公寓中,他照顾着患有疾病的母亲,他们的爱好是看“莫瑞法兰克现场秀”,影片通过呈现一段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对亚瑟的家庭生活进行了塑造。亚瑟看着电视幻想着自己在现场并与主持人互动,则是对他“私生活”的塑造。亚瑟看电视时,虽然其母在身边,但他已经陷入了自己独处的幻想之中。
在亚瑟的幻想中,他的一番“和妈妈住在一起”和“妈妈告诫他一定要装着笑脸”的话语,让主持人莫瑞也说出他曾经和母亲住在一起,有过一段艰难过往日子,二人惺惺相惜。莫瑞邀请他上舞台,并鼓励和支持亚瑟,两人拥抱,形同父子。两人如此相似的经历联结,都印证了这些只是亚瑟对莫瑞美好形象的臆想。
从小缺少父爱的亚瑟,把莫瑞当成自己的父亲一般,亚瑟幻想着莫瑞从精神和行动上都在支持和鼓励着自己成为喜剧人的梦想,这为后续亚瑟真正见到莫瑞与自己幻想的不一样时,开枪杀死他埋下了伏笔。
4.催化剂(面临历险召唤)
规则:影片中出现的第一次“剧烈打击”。催化时刻,粉碎主人公原来平静的世界,打破主人公所有生活的平衡,激起主人公恢复平衡的愿望。“新机会”被揭示,这个新机会有一个清晰,可定义的目的,而主角要实现这个目的。暗示主角某个内在问题,使用他这个原型的一些缺点——诸如贪婪,嫉妒之类,但主角不会马上改变。节奏加快,陷阱就位。人物激发出一个自觉的欲望和一个不自觉的欲望,两者应该相互矛盾。催化剂在观众大脑中提出戏剧性的大问题并在观众大脑中投射出必备场景的影像。
分析:影片的催化剂采用了“两次催化”的方式进行设计。同事兰道尔给亚瑟枪为“伏笔”事件,地铁上亚瑟开枪杀人则为“分晓”事件。两个事件互为因果,共同构成“催化剂”,打破了主人公亚瑟的生活平衡。
亚瑟杀人后激起主人公恢复平衡的愿望,用“暴力”获得关注和尊重。“新机会”被揭示,他要用这把枪掌握自己的人生,拥有属于自己的权力。
伏笔事件的“枪”,也给观众大脑中提出了戏剧性的大问题:如果亚瑟再被人欺负,他是否会使用手中象征力量和权力的枪呢?然而此刻的观众也在大脑中投射出必备场景的影像:亚瑟开枪杀人。
5.争执(辩论)
规则:1.新人物和关系发展,拴链人物——对手,导师,爱恋对象或伙伴出现(若之前未出现)。所有主要的配角在这一阶段都应该登场,不管主角有没有遇到他们。
2.揭示“渴望”——主人公对他要走上的道路产生怀疑,做出一件承认挑战的事情和一件否认挑战的事情。
分析:亚瑟丢广告牌被老板训斥、在电梯里遇到黑人女邻居,在家里无意开枪走火,这一系列事件都是在完成拴链“四位一体”人物的剧作任务。
亚瑟患有人格分裂和幻想,所以他身体里隐藏着反社会人格——小丑。这两个人格如何区分呢?导演除了通过小丑妆容加以区分,还通过一个细节就是亚瑟的左右手。
亚瑟不是一个左撇子,通过他开篇用右手给自己化妆,用右手抽烟,用右手递自己有笑病的卡片,用右手打开信箱,用右手给母亲洗澡等等例证性动作都表明了亚瑟是一个习惯用右手的人。然而,当亚瑟第一次遇到黑人女邻居,他是用左手比划手枪“自杀”,亚瑟在房间内开枪走火是用的左手,在地铁杀人,在家中和台下模拟自杀,包括最后他杀死主持人莫瑞都用的是左手。通过这些“刻意”的设置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即亚瑟的右手代表沉默的亚瑟;而亚瑟的左手代表反抗的小丑。
亚瑟来到酒吧记录别人说脱口秀的技巧,并回到家中继续写作的情节中,我们看到他用右手写下“精神病”三个字时,他思考片刻后换左手写字,写下“患精神病最糟糕的是大家都期待你装没病”,并画了一个“小丑笑脸”,这一场看似没有头绪的情节,其实起到了塑造和拴连情感线人物的作用。亚瑟隐藏的另一个人格——小丑就是影片中亚瑟的情感线人物,小丑与亚瑟两个自我在影片中形成B故事。
再来看一下争辩部分“承认挑战”和“否认挑战”的情节设计。
亚瑟“否认挑战”的情节是亚瑟给母亲洗澡,亚瑟表示大家都认为自己可以到大俱乐部表演,然而母亲却向他说到当一个喜剧演员不是要会搞笑吗?言下之意,便是否定亚瑟具备脱口秀演员的素质。
亚瑟“承认挑战”的情节则是他来到酒吧记录别人说脱口秀的技巧。亚瑟通过实际的动作来展示他想成为一个脱口秀演员。
如要分辨争辩部分的承认与否认的挑战,就要知道主人公的“挑战”是什么。争辩部分的“挑战”一般由“催化剂”激发,而影片《小丑》则是两次催化,且与情节点1重合,相当于催化剂“跨越”争辩来到情节点1,如此滞后的催化剂已经没有办法为“争辩”部分提供“承认与否认”挑战的功能要求的空间,那么《小丑》是怎么激发出主角的挑战呢,而以上这两件事为什么又是主角亚瑟的挑战呢?
我们回到影片《小丑》,寻找一下亚瑟在第一幕的需求是什么。在“主题呈现”处亚瑟与福利局人员交谈时,亚瑟亲口说出了自己想做一名喜剧演员并且拿出来他平时记录笑话的本子。随后他十分渴望想上莫瑞脱口秀,私底下他经常会去酒吧看别人是如何讲脱口秀。所以我们得出亚瑟在第一幕的需求是想成为一名喜剧演员,而影片的催化剂是他开枪杀死了地铁里三个上层精英。而如果是常规的人物,主角需求一定偏移至杀人之后的行动方向上去,但亚瑟因为其人物的特殊性(他有精神疾病并有双重人格)他不但没有恐慌,还用跳舞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并且他想要成为喜剧演员的需求没有因为地铁杀人而改变,整个第二幕,亚瑟还是沿着希望能够成为一名喜剧演员展开动作,如他得知自己的视频被莫瑞脱口秀播放而开心,得知了自己可以上脱口秀,并在家里积极练习,直到第三幕亚瑟登上莫瑞脱口秀。
以上我们可以看到亚瑟的需求早于“催化剂”,或许在故事开始前就已经形成,并非由“催化剂”所导致,且这一需求持续贯穿第二幕的情况下,这样就能达到在催化剂伏笔事件后,主角进入争辩,陷入挑战“我该怎么办”而不受“催化剂”的影响,而进入第二幕后还能够持续沿着这一需求展开行动。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结论,如果催化剂激发的困境与主角所产生的“我该怎么办”的“争辩”效果没有必然关联,就可能出现催化剂与情节点1重合,但主角依然具有“争辩”功能这种少见的效果,而《小丑》便是其中的之一。所以亚瑟的争辩的“挑战”是:我能不能成为一名喜剧演员,并且能登上自己向往已久的莫瑞脱口秀。故而亚瑟在“争辩”部分成功的保留“承认挑战”和“否认挑战”的功能性事件,并不需要等到地铁杀人之后再形成“争辩”。在人物和故事“特殊”的情况下,《小丑》是运用“催化剂”与“情节点1”重合但依然保留了主角“争辩”功能的少数电影之一。
6.情节点1
规则:主角被迫接受了“新机会”。主角经历的事件使他不得不确定一个目标,影片的主题世界扔到脑后,准备进入到第二幕中颠倒的“反主题”世界。(主角不能被引诱,欺骗,漂移到第二幕。英雄必须自己做决定。英雄无论如何,积极主动。)
分析:被解雇的亚瑟在地铁上看见三个年轻人调戏侮辱女孩,突然他笑病发作,无法解释的他被年轻人当作是对他们嘲笑,遭到三个年轻人的辱骂殴打,迫使亚瑟不得不拿出枪杀死了三人,这是全片的情节点1,在这里亚瑟没有建立需求,但他积极主动的从一个备受欺凌,不被关注的世界跌入到一个以小丑身份通过暴力获得关注的“颠倒的世界”之中。
注意:一部分电影在情节点1处无法建立主角“不得不”的需求,但情节点1必须要能够将主人公抛入颠倒的世界。记住,划分两幕的核心原理是构建“颠倒的世界”,一般情况下,具体的呈现方式则是构建“不得不”的需求。“颠倒的世界”是构建结构的原理,“不得不”的需求则是规则和技巧,精通原理便可以灵活的处理千变万化的情节要求。
第二幕对抗
7.B故事
规则:多数剧本中的B故事是“爱情故事”,同时B故事也是承载电影主题的故事。B故事起点跟助推火箭一样,有助于使原本非常显眼的A故事衔接幕更加平滑,仔细想想。你已设置了A故事,并使其发展开来,现在我们要突然跳到第二幕进入全新的世界,B故事说:“足够了,现在来谈谈别的事情吧!这就是为什么切换镜头通常与A故事相符的原因…但两者范围是不同的。
B故事给了我们喘口气的时间,你必须有B故事,B故事不仅提供了爱情故事及公开展示电影主题的地方,而且给了编剧至关重要的A故事的“切换镜头”。在这里,主人公绞尽脑汁寻觅良策,独立应对或与他人合作,而往往主人公会在此阶段与这个”帮助”到主角学到人生经验的爱人、精神导师或者一个团体共同应对接下来的困境。
分析:本片的情感线人物(B故事)人物比较“特殊”,不是母亲,母亲是对手代理人,也不是黑人女邻居,女邻居是“爱的兴趣”,这是较容易判断错误的两种情况。影片的情感线人物是亚瑟精神分裂的另一个人格——小丑。
当脸上画着小丑妆的亚瑟跑到厕所时,跳起了一段极为艺术的舞蹈,独舞做到了B故事的“喘息时刻”调整节奏的作用。在舞蹈的过程中,亚瑟极为镇定和从容,或者说,此时厕所的亚瑟,是内心的小丑,小丑在完成一个杀人后的仪式。最后亚瑟(小丑)对着镜子,展开双手,完成了小丑的登场仪式。亚瑟的第一次杀人,让亚瑟更有自信,从而让他有勇气跑去亲吻暗恋已久的同楼道黑人女邻居。
情感线人物与主角的故事形成影片的B故事。B故事必须从另一个层面承载主题。情感线人物是能够“帮助”主角学到人生经验的爱人、精神导师或者一个团体,需要从精神层面带给主角帮助。影片采用了亚瑟的幻想作为B故事,而B故事人物则为亚瑟幻想出来的另一个自己——“小丑”,这是一种处理B故事人物的特殊情况,但仍然遵循着B故事人物应承担的功能性要求。两个“亚瑟”的独处形成B故事段落,而这些B故事段落和事件同样从另一个层面承载了主题——善良的亚瑟得不到尊重和关注,邪恶的小丑则得到了这一切,亚瑟要让自己从善良变得邪恶,通过暴力从被人漠视中换得尊重和关注吗?
8.游戏时间
规则:1. 新人物出场,大场面和激动人心的时刻,推高紧张度和提升节奏或故事力量的行动迸发或情感强烈的时刻出现,出现“B故事+展示对手力量”的情节设计。
2.主角开始朝着新的目的作出努力——通过他旧有的道德方式(道德缺陷)。
3.主角遇到第一个大障碍,并且跨过去。
分析:小丑杀人成为高谭市谈论的焦点,而此时正在竞选市长的托马斯韦恩,发表小丑是懦夫的祸端言论,这些都让亚瑟对托马斯韦恩的无知和傲慢嗤之以鼻。随后亚瑟与咨询师的对话,得知了市政府大幅裁减预算,包括社会福利局下周就要关闭,亚瑟再也拿不到药物治疗自己,这是“展现对手力量”的情节设计。
亚瑟幻想了黑人女邻居去俱乐部支持他的脱口秀,陪他逛街,两人在甜甜圈店欢快聊天,他还看到了坐在计程车里戴着面具的小丑。亚瑟不光对女邻居产生了幻想,在俱乐部的脱口秀表演中,亚瑟一上台颠笑症就发作,显然这是失败的表演,却随着一首背景音乐响起,亚瑟的表演起死回生,引得观众阵阵欢笑,其实台下并没有人。歌声响起时,亚瑟的幻觉启动了,按照现实情况,亚瑟上台颠笑症发作,再加上他本身并不好笑的段子,这场表演必定是以失败收场,而亚瑟这时则选择了自我蒙蔽,幻想除了女邻居到场支持外,自己的演出也非常成功。这是亚瑟和小丑两个自我之间的“B故事”情节。
亚瑟回家拆开了母亲的信,竟然得知自己是托马斯韦恩的私生子,他与母亲大吵一架,这一情节推高了故事的紧张度和提升节奏,情感强烈的时刻出现。亚瑟来到托马斯韦恩的住宅,见到了还是小孩的蝙蝠侠布鲁斯,他向管家说出一切,然而管家却告知他的母亲有严重的精神疾病,这一切都是她幻想的。亚瑟回到家中,得知母亲病重被送往医院,自己还被警察调查。母亲的昏迷不醒,警察的调查,同样是在展现对手力量。
亚瑟在母亲的病床前,无意间看到自己在酒吧演出的视频被用在了莫瑞脱口秀的节目中。他想登上莫瑞脱口秀,此刻他的视频赫然出现在节目之中,这是主角亚瑟成功跨越大障碍的情节,他受到了关注。
9.中点——受挫和鼓励
规则:1.一个出人意料的行动障碍突然出现,主人公受挫、倍受打击。
2.一部电影的分水岭,A/B故事交织,电影重新回到主题。行动迸发中的能量,让事件骤然激烈,倒计时出现,主人公开始面临压力。
分析:影片的B故事出现了一些偏差。中点的B故事,一般由主角与B故事人物独处沟通交流,达到重回电影主题的要求。而因为该片的B故事人物为亚瑟的另一个人格小丑,而这个暴力的人格小丑,此刻还未真正的显露,所以很难从功能上达到中点B故事的要求,但是《小丑》的编剧却通过亚瑟与汤玛斯韦恩之间的动作与对话使其重回主题。同理,在影片《乔乔的异想世界》中点,B故事应该作用在主角和情感线人物之间,但是影片设计在了乔乔的妈妈和B故事人物艾尔莎之间。这是一个需要重回主题的情节设计,根据判断,编剧可能是因为小孩较难探讨深刻的主题和进行心灵的对话,所以为了更准确的展现中点B故事重回主题的要求,设计了这段母亲和艾尔莎的对话,他们谈论着死去的女儿,谈论着未来,谈论着希望,谈及电影的主题——信任。
所以当亚瑟扮成服务生混进剧院在洗手间堵住韦恩,想得到“父亲”的认同,然而却遭到否认,并告诉亚瑟他是领养的,他的母亲曾被关在阿卡汉州立疗养院,这是一个出人意料障碍,亚瑟受挫、备受打击。亚瑟情绪失控,被韦恩一记重拳打伤。亚瑟再一次被“抛弃”、和不被“关注与尊重”,电影重回主题。故事因此骤然紧张,亚瑟开始面临压力。
影片的A故事是第二天亚瑟接到了自己下周四要上莫瑞脱口秀的通知。通常电影的中点是先有A故事一个视觉上的高潮,再经历一个B故事,通过二者的交织电影重新回到主题。而《小丑》却将其反过来做,其原因是整部电影的核心不是讲一个小丑演员如何登上著名脱口秀自杀的故事,而是讲大反派小丑如何诞生的,编剧是把重心放置在亚瑟这个人物的悲惨遭遇和前史上,进而刻意削弱了A故事,刻意的将B故事大于A故事,进而才导致了这样的排序。但无论是A/B还是B/A,只要都能达到中点的所有的功能要求即可。
10.坏蛋逼近
规则:主人公接近“虎穴”或权力中心,冲突愈发激烈,风险和紧迫性都猛烈飙升。面临外部真正的坏家伙开始捣乱,内部团队也可能出现问题。内部外部邪恶逐渐收紧,主角面临队伍瓦解。主角以全新的行为方式,朝着目标作出坚实的努力,但主角的行动过程仍然受到阻挠。
分析:坏蛋逼近可以是坏蛋靠近主角,也可以主角深入虎穴。亚瑟主动“靠近敌人”乘车来到韦恩提到的疗养院,并从护工手里夺下病历本。随后亚瑟打开病历本得知了真相:自己是被领养,而且小时候被母亲和母亲的男友虐待过,原来这一切都是谎言,母亲一直在骗自己,这是主角的内部瓦解。
节拍点“坏蛋逼近”通常是一个外部冲突,一个内部冲突,两个事件是分开独立的。然而电影《小丑》却将其巧妙的做在一件事上,同时又达到了外部和内部的功能。
11.一无所有
规则:1.主人公计划破碎,陷入最黑暗期。
2.死亡的气息,旧世界消亡——人为的失败和我们发现死亡气息的时刻,有人可能在这里死亡。带给主人公整个故事中最大反转,通常消极。
分析:得知真相的亚瑟,淋着雨来到黑人女友家,想找到最后的一个能安慰自己的地方,但女人却不认识他。亚瑟突然意识到自己与黑人女友曾经甜蜜的记忆,全部是自己幻想出来的,这是带给主人公整个故事中最大反转的情节。
作为亚瑟的身份,他失去了最后一点支持,“失去女友”让亚瑟幻想的美好生活破碎,他陷入了最黑暗期。亚瑟用手指化作枪指向脑袋,这是死亡气息的蔓延。
通常“一无所有”应该作用在A故事上的计划破碎,回到本片理论上应该是亚瑟上莫瑞脱口秀出现意外,但电影却做在亚瑟“失去”女友。亚瑟想要上脱口秀和亚瑟与黑人女邻居谈恋爱,其表达的都是亚瑟想要获得关注与尊重。因为影片所要讲的不是亚瑟如何登上脱口秀的故事,而是底层亚瑟如何一步步变成大反派小丑的故事。所以该片的“一无所有”作用在了人物的总需求上即尊重与关注,而失去女友这一情节更能让亚瑟陷入一无所有。
12.灵魂黑夜
规则:黎明前的黑暗,深陷深渊,主人公面临无路可退的临界点,主角失去了所有的希望,揭露内心真正自我。
分析:得知一切真相的亚瑟来到母亲病房。从一开始以照顾母亲为傲的亚瑟,在母亲的病床前第一次没有尊敬的叫声“妈妈”,而是直呼其名“潘妮弗莱克”,亚瑟对母亲产生了疏离和陌生。
亚瑟说出了自己内心:他一辈子都没快乐过,他曾认为自己的人生是一出悲剧,现在才发现这是一场喜剧。这是人物揭露心内真正自我的“心理分析”。
亚瑟不再逃避内心,他将母亲杀死,亲手结束养育他又虐待他的母亲。亚瑟再也不对世界报以任何幻想和希望,亚瑟内心的小丑需要断掉和母亲的关系,才能更完全地释放小丑本身。亚瑟深陷深渊,陷入了真正的“灵魂黑夜”。
然而导演却让亚瑟在杀死母亲后沐浴阳光,预示着旧的亚瑟已死,小丑的黎明到来。
13.情节点2(黎明时刻)
规则:主人公受到关键启发,出现解决方案。由于萌发了新主意,新灵感,迫使主角只能以新的行为方式来追逐自己的主要目标,主人公选择战斗,再也没有回头路。
分析:本片的情节点2是亚瑟上莫瑞法兰克脱口秀节目的时间到了,亚瑟在家中对着电视试演自己上脱口秀的流程。新需求被建立起来,亚瑟准备在节目上开枪自杀,了却自己“喜剧”的一生。
第三幕 结局
14.危机(重整旗鼓)
规则:修复关系,展现成长完毕的新自我,为后来的必需场景理清思路和重整旗鼓。
分析:执行计划展示了亚瑟在情节点2处确立目标和需求后的实施过程。亚瑟在家中化妆,准备参加节目的过程中(变换身份)杀死了自称他大哥却在关键时刻出卖他的兰道尔,放走了无辜的侏儒,摆脱警察后顺利来到脱口秀休息室,在休息室里,他见到了莫瑞,莫瑞离开后,亚瑟在休息室里继续试演自杀,他在执行着自杀计划。
亚瑟本准备在说完笑话后,当着所有人自杀时却看到自己之前在笑话本上记录的一句话:我只希望我的死比我的人生更有价值。亚瑟本以为自己的死会比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会引起大家的尊重与关注。通过他与主持人莫瑞对话,亚瑟突然明白自己无论是死是活,都没有人会去关心和尊重他,亚瑟又一次陷入了“一无所有”,而原本准备说完笑话就自杀的亚瑟改变了主意,这是影片的“高塔意外”。随后亚瑟开枪杀死了,为了节目效果消费、羞辱自己的主持人莫瑞,这是影片的“深入挖掘”。
15.高潮——必须场景:决战对手
规则:主角与对手一对一对决,反派交代动机及真实身份(如果之前隐藏的话)。主角或成功或失败。人物定型,创造新世界,问题被解决。
分析:亚瑟在地铁杀人后还无人欢呼,而如今化身小丑干掉著名主持人莫瑞后,全市的电视台都在播放他杀人的新闻,高谭市陷入暴动,亚瑟在警车里看着暴动,这是影片的高潮。亚瑟放声大笑,警察制止小丑并说到“整座城市都是因为你做的事在暴动,然而亚瑟却鬼魅一笑说“我知道“。
亚瑟的对手是非实体的悲剧过往,当亚瑟看到了自己掀起了城市暴动,完成了一对一的对决。亚瑟成功了,他受到了关注,人物定型,创造新世界,问题被解决。
16.结局(尾声)
规则:两个世界的“综合”,从过去和此次经历,主人公找到了第三条路。将松散的结局绑定在一起,并且找到一个方法来形象的表达主题(如果必要的话,可以通过某句精炼的台词,这里就是告诉所有观众电影真实意图的地方)。主人公的新生活,与之前的状态形成对比,也要交代配角成长的结果。
分析:亚瑟在被警方押送中遭遇了车祸,受伤严重的他被两个小丑信徒抬出,亚瑟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渐渐醒来,他站到车顶上跳舞。这段跳舞和之前地铁杀人后,亚瑟逃到厕所跳的舞一模一样,这是属于小丑的舞蹈。最后亚瑟用自己嘴上的血迹,在脸上画出一张笑脸,这也意味着亚瑟真正成为了小丑,影片完成了B故事闭合。就此两个世界得以“综合”,从过去和此次经历中,主人公亚瑟找到了第三条路。
而另一边,一个戴着小丑面具的暴徒杀死了托马斯韦恩。影片类型为被制度化的事件群体:一个漠视,贫富差距悬殊的高谭市的暴动事件。
这样一个“抽象”的制度,需要一个具象的替代。正如影片《肖申克的救赎》(类型属于被制度化),制度是安迪所在的监狱,而监狱长则是制度的具象替代和实施者。最后安迪如何打破制度呢?他不可能将监狱摧毁,但监狱长的自杀,则代表了安迪摧毁了“制度”。同理,最后汤玛斯韦恩被戴着小丑面具的暴徒杀死,代表了亚瑟(小丑)摧毁了“制度”。
注:图源《肖申克的救赎》
最后小丑被关在精神病院,面对医生的盘问,他只是回答一句:你不会懂的。当他走出屋子时,脚下出现了血色脚印,医生被他杀死了。
故事都是关于“改变”的。《小丑》中的主角亚瑟,在电影开始时是一名被人欺负,毫无价值的小丑,想要得到尊重却发现异常艰难,无意中枪杀了3名精英青年后,不想却引发了大规模的关注,但这个关注不是对亚瑟的,而是对小丑的,他假装继续用亚瑟的身份试图获得尊重,却经受了更多的打击和无视,最终他选择以一名报复社会的小丑身份来获得关注,主题也再次得以展现。
亚瑟再也不是开场时被人欺负的小丑,他已经变成了毫无情感的杀人狂魔,最后在一片阳光下,小丑顺利逃离,这是主人公亚瑟的新生活,与之前的状态形成对比。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电影摄影师 文|刘永泗
原文链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编剧工厂故事原理实验室 文|编剧工厂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4IWUQDnXGF-M66nID6Zfp
内容由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附以原文链接
https://open.6pian.cn/news/5888.html全部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图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