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背后的故事
在场景构建上,新版也传承了老版哪吒水墨画的精髓,为观众呈现出一幅视觉盛宴。
而李府家将的造型设计,无论是人物服饰线条还是表情动作,简直就是老版的三维复刻。
正如《哪吒闹海》镜头中所有角色(或物体)的动作和表演,都是原画师和助手根据导演意图,参照分镜头台本和镜头设计稿,纯手绘完成关键动态画面。
当时常光希在设计哪吒自刎场景时,需要排除血腥和暴力的画面,同时调动起观众的亢奋情绪。思来想去,将画面结合情绪设定为转身刎剑,画面定格切换特写,然后头发爆起慢慢飘落在肩上,血从剑刃上滴下来,通过静止烘托高潮,使其成为催人泪下的经典镜头。
《哪吒闹海》作为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当时带给观众的震撼和影响,远超想象。中国著名摇滚乐队痛仰将“哪吒自刎”的图案融入到LOGO主体元素中,用这个画面来寓意摇滚精神的悲壮。
在《哪吒闹海》上映35周年时,Google特意用哪吒元素设计搜索logo来纪念此事。
从《哪吒闹海》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动画市场经历了沧海桑田,但是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精打细磨的作品,任何时候都有人买账。两版《哪吒》既有相通之处,又各有立场,从“反抗父权”到“反抗宿命”,价值观的演变折射出时代赋予哪吒精神的新解读。
成为下一个国民IP
哪吒在中国人心中是仅次于孙悟空的存在,倘若5年前尚无《大圣归来》,当易巧找到饺子说“咱们花三五年时间沉下心做一部长片”时,估计饺子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大圣”。
每代人的童年都会有一个哪吒,不过随着时代变迁,关于哪吒的形象却在不断演变。哪吒早期的动画形象出现在1961年的《大闹天宫》,圆圆的脑袋,白胖的体型,很符合当时人们对仙童的想象,而“萌”的设计风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后人对哪吒形象的塑造。
79版《哪吒闹海》人物性格饱满,角色线条设计流畅,打斗动作行云流水,被许多人奉为最经典的哪吒。
“是他,是他,就是他,少年英雄小哪吒......”这是《哪吒传奇》的主题歌《少年英雄小哪吒》,很多人可能不记得这一版哪吒的形象,但对这首郎朗上口的歌词却是过耳不忘。
《十万个冷笑话》用“二次元”的方式将哪吒的形象塑造成萝莉面孔,金刚身材,这版最不正经的哪吒通过兼容开放的文化氛围,走进不少年轻人的心中。
而被誉为“史上最丑哪吒”的魔童版哪吒,从上映以来就备受争议,他没有完全忠于原著,却契合当下市场和观众的需求,谁家还没个“熊孩子”呢。还有很多人觉得,咋一看,新版哪吒黑眼圈、地包天,牙齿稀疏等设计风格,与英国虚拟乐队Gorillaz太像了。
电影火了之后也会有各种声音传来,有人质疑电影的价值观太假,有人觉得电影质量尚撑不起如此高的赞誉,其实有争议是好事,排除无意义的杠精,相比于捧杀,那些提出反对声音的人们,内心更希望中国动画电影能够越做越好。
讨论引发话题,话题发酵有助于IP的大规模普及,《哪吒之魔童降世》团队深谙此理,早在电影上映之处,就在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发起互动话题,吸引大批自来水流量为IP造势。
当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横空出世,将黑夜中的动画产业撕开一角,漏进一丝希望的曙光,田晓鹏导演说:“中国动画需要自己的英雄”,如今《哪吒之魔童降世》无疑将这个口子撕的很大了。
电影片尾彩蛋是《姜子牙》的预告,不少人猜测导演计划做“封神宇宙”,甚至有网友草拟出一份电影计划表。不过我们需要理性的看待这件事,漫威宇宙的成功在于漫威影业数十年始终如一地对IP质量的全局把控,但《姜子牙》由彩条屋筹备拍摄,不是饺子导演的可可豆负责,国漫是在抱团取暖,目前谈宇宙概念尚早。
观众之所以迫不及待地提出“封神宇宙”计划,是因为这些年我们的动画市场被日漫、美漫压制得太久了,不希望孩子的童年记忆都是《海贼王》、《哆啦A梦》、《猫和老鼠》等,并非是说这些不好,而是太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超级IP了。
《山海经》、《封神榜》、《西游记》等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的深厚底蕴足以支撑国产动画的创造辉煌,我们不缺好题材,只缺将好题材转化为电影的人才。那个特效师到新公司还能遇到《哪吒》项目,不正说明国产动画的圈子太小了吗?
国漫真正的崛起是靠整个工业化体系的成熟程度,不是几部成熟作品,但国漫的崛起需要饺子这样的导演。
想要将文化符号IP化,需要文化母体和时代价值相契合,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推陈出新。哪吒与生俱来的反叛精神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有望成为继孙悟空之后,中国动画市场上的下一个国民IP。
内容由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附以原文链接
https://open.6pian.cn/news/4356.html全部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图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