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看天下》12年32期精华版
《一九四二》:冯小刚要过把“大师瘾”积攒20年的人品来讲情怀
王中磊认为,
表面看去,冯小刚的性格、观念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但实际上,他骨子里没有任何变化,“冯小刚有次跟我聊天,说自己年轻时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后来他渐渐以为不是。但经过一圈轮回,到头来发现自己还是一个悲情的人。”
变与不变 政治、历史、战争、民族、灾难、悲悯——冯小刚,这个以拍贺岁喜剧片起家的导演,准备用宏大叙事去再现1942年河南饥荒、饿死300万人的历史时,他似乎可以很有底气地宣称:我其实一直是一个有情怀的导演。
1993年夏天,王朔推荐冯小刚看了刘震云的调查体小说《温故1942》,他热情高涨,旋即张罗了一个座谈会,请了些著名导演、专家到北影厂,讨论如何把这本小说改编成电影。
当时,35岁的冯小刚正在拍刘震云另一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一地鸡毛》,还没有任何电影执导经验。拍这样一部电影需要花多少钱,他没有概念。
起初,刘震云不同意,觉得这本小说没法拍成电影,每次冯小刚提起,他都不接话茬。直到2002年,刘震云才松口,写出14万字的剧本。从那以后,冯小刚三次成立《一九四二》剧组,每次都因为剧本、审查、市场回报等种种问题而泡汤。
2012年,冯小刚终于把这部电影拍了出来。
长期以来,冯小刚被称作“市民导演”“、贺岁喜剧之父”。这其实是个很高的称谓,相当于“人民艺术家”。但对冯小刚而言,这是肤浅的同义词——没有情怀,不讲政治,他因“导格”不够而不能进入大师行列。
近20年来他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在这一点上获得认同。他非常渴望。
逆袭
即使现在实现华丽转身功成名就,冯小刚仍然觉得自己是站在一旁的人。他自幼家贫,在微博自曝最喜欢吃开水泡饭就剩菜,都是小时候贫寒养下的重口味。被邀请到一些时尚、慈善派对上去,他仍然很不自然,觉得自己跟别人始终不是一个阶级。
冯小刚的母亲曾对冯小刚说:“你会顺顺利利的,所有的苦难都让妈替你尝尽了,你有出息,我的罪就没有白受。”
“有出息”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被认可”,他的朋友、派格太合总裁孙健君对媒体说,冯小刚一直渴望得到圈内人的认可。不过,非科班出身的冯小刚在圈里没背景没关系,甚至“没天分”。
《大片时代——冯小刚与华谊兄弟》一书的作者秋原认为,冯小刚出身于“野路子”,而影视行业极其讲究门第与身份。他所有接触过的朋友,当年的身份地位都高过他,例如郑晓龙、王朔、张和平、韩三平。这也使得他强烈地感觉到人际关系的重要,特别需要朋友和同行盟友对他的推动和帮助。
冯小刚曾对媒体承认,他是一个重视人际关系的人:“人每天都活在各种关系里,你要集中你全部的人生智慧去应付。”对此,冯小刚曾经的朋友、在《甲方乙方》中客串“吃鸡富豪”的叶京公开批评他“很会做人,带有强烈目的性”。
1980年代,郑晓龙在北京电视剧艺术中心主抓生产,他曾说,当时谁想进中心,都要通过他,在北京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担任工会文体干事的冯小刚对他非常恭敬,整天跟在他后面跑,得以调到电视剧中心当美工。1985年的某天,郑晓龙在片场空隙时翻到一本刊载王朔小说的杂志,冯小刚站在旁边也笑着看,得知郑晓龙认识王朔,他要求一定要引荐。最后冯小刚做东,请王朔和郑晓龙一起在燕京饭店吃饭,从此冯小刚就“王老师长,王老师短”。
认识王朔对冯小刚的人生产生了很大的改变,他几乎能把王朔的小说倒背如流。2000年,一本400多页的《痞子英雄:王朔再批判》面世,冯小刚在其中写了一篇《谁戒我也戒不了这一口儿》,自曝经常把王朔夸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而王朔对他的盛赞十分警惕。
“王朔就是冯小刚的精神领袖,冯小刚的思想、语言轮廓都来自王朔。”孙健君如是说。
令冯小刚声名乍起的是1991年开播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坊间流传冯小刚能加入该剧的编剧阵营就是王朔力荐。
关系可以经营,没有天赋也可以模仿。冯小刚的模仿能力强是圈内公认,孙健君说他是一个“拿来主义大师”,哪怕生活中、饭局上的一个段子,他都能吸收过来为创作所用。刘震云不能原谅冯小刚在创作中还开着手机,或是接待突如其来的访客和外出赴饭局——这个细节,被冯小刚放进了《手机》。
冯小刚自己也承认不擅长“平地起高楼”,他在前不久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从《集结号》、《唐山大地震》到《一九四二》,都是由作家和小说决定的电影风格,“你让我写剧本我写不出来,我必须看别人的东西,才能去想这东西怎么样是对的”。
幸运的是,与他合作的编剧、作家都靠谱,从王朔、刘震云、刘恒,到王刚、 盛和煜以及写过《阮玲玉》、《胭脂扣》的香港编剧邱刚健,都没出什么闪失。
积攒人品
1990年代末,中国电影大环境不好,北影、上影几个老厂连年亏损,很多电影导演没活干,开始回头去拍电视剧,但冯小刚还在电影圈找翻身机会。时任北影厂厂长韩三平和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总经理张和平当年颇有商业头脑,决定“捞”冯小刚一把。
韩三平问冯小刚能不能拍一部反映下岗工人社会热点的电影,冯当时反驳:“这样的题材有人看吗?下岗工人是没有心情去看电影的,在岗的人又不能理解下岗人的心情。”——他的理解是,在现实中承受苦难的人,要在电影里获得解脱。
于是,冯小刚推荐了王朔的《你不是一个俗人》。韩三平和张和平都觉得很有意思,很快决定投资,张和平做主,定了片名《甲方乙方》,目标盯准贺岁档,目标很明确,就是要炮制一部成本低、高票房的商业电影来救市。
当时韩三平等幕后推手也考虑过张艺谋、陈凯歌这样的大导演,但他们当时很难接受市场理念,而初出茅庐的冯小刚自言“天性里有和观众沟通的畅顺通道”,相对更合适。
《甲方乙方》拍摄之初,冯小刚没拿片酬,张和平跟他讲好,事后拿票房分账。第一次给院线、影院工作人员试映,影片声音出了问题,冯小刚当时就急疯了,在现场放声大哭,自己临时租车,非要拉着院线的人到其他影院去重放,新影联副总经理高军当时还觉得他特别较劲。
王朔的原著基础、冯小刚的京味小聪明和葛优的表演三重奏效,1997年,《甲方乙方》号称拿下3600万元票房,冯小刚一举成名。趁着这部影片的成功,《没完没了》、《不见不散》相继出炉,不仅造就了葛优和冯小刚这对“黄金搭档”,也直接促使一片空白的中国电影市场出现了“贺岁档”的概念。此后,冯小刚被冠以“贺岁档之父”的美名。
1998年,靠广告公司起家的华谊公司参与投资了《没完没了》,影片用3000万票房再度扫荡次年的贺岁档,随即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出一年400万的高价挖冯小刚,原因很简单,这对兄弟踏进电影圈之后,起初投资的几部电影都不成功,他们看好冯小刚的商业价值和品牌,决定联合他在影视圈大干一场。
《大片时代——冯小刚与华谊兄弟》透露,在2003年之前,王中军一度把很多热情投向姜文,连续投资了《鬼子来了》和《阳光灿烂的日子》,而且华谊参与的《寻枪》、《天地英雄》、《理发师》三部电影都打算让姜文出演男主角,希望建立与姜文的紧密合作,可是姜文霸气、独断而强硬,华谊和王氏兄弟“HOLD不住”。
相形之下,冯小刚没有这么大的谱,懂得合作,而且他非常重视影片的票房和口碑——《非诚勿扰》做试映时,一条负面新闻曾让他一夜未眠。
基于性情相投、共同的利益,王氏兄弟和冯小刚开始了紧密合作。冯小刚和王氏兄弟的合作,曾被王中磊以“信任感和安全感”来概括。
接下来的《大腕》、《手机》和《天下无贼》三部电影的票房数字都不算十分漂亮,但是冯小刚的品牌和现代题材,给做广告出身的华谊兄弟一条新的商业探索方向——植入广告,1999年《没完没了》的各种广告收益已经达到1500万元,2004年 《天下无贼》的植入广告能拿回一半以上的投资。
自己的情怀 其实冯小刚最早想拍的并不是市民气息的喜剧《甲方乙方》,他一直想拍悲喜剧路子的《一声叹息》(原名《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这才是他眼中“走心、有度数”的片子。谁知1996年3月这部电影开拍10天后,电影局给了严厉的审查意见,说“剧本过于挑逗,有违社会公认道德标准的价值观念”,剧组停机。在那个时期,他拍的《月亮背面》、《我是你爸爸》也未达到他的预期。
多年以后,冯小刚以此来证明自己一直是有情怀的。这相当于说,剧本没有被毙过,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导演。回忆这段经历时他说:“我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狠下心拍商业片的。所以我现在知道哪些东西是抗不过的,哪些东西是可以坚持的。”他表明自己并不是一个彻底的商业片导演,最多是“文艺商业片”。
《甲方乙方》大获成功后,冯小刚又想再拍《一声叹息》,但华谊兄弟、电影局都希望他连拍三部贺岁片,一个是赚票房,二来是确立起中国的贺岁档,最后,他“捏着鼻子”拍完了自己相对不喜欢的《没完没了》,换来了《一声叹息》的机会。
2000年,《一声叹息》拿到了超过2000万的票房。此前,有人说冯小刚的电影成功全靠“贺岁+葛优”,冯小刚曾拿没有葛优、选在10月份上映的《一声叹息》来反驳,表明自己照样可以。他觉得有了观众撑腰,可以给那些“永远不看好他”的人一记响亮耳光:“不是中国电影帮助了我,是我帮助了中国电影。”
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拿下2.5亿票房,极大地刺激了包括王氏兄弟在内的国内电影人。华谊把新画面公司的宣传负责人挖到旗下,对比了张伟平的那一套大片营销思路,酝酿几年后,华谊与冯小刚联手打造的《夜宴》出炉。这部电影是华谊对中国式古装大片的一次试水,冯小刚把它比喻成“命题作文”。
他的态度是既不大看得上这种类型的电影,又不服气,认为自己一定能驾驭得了。他曾对媒体表示“这个社会既然认为这种电影是高级的,那我也不浅薄一次,我拍一个你们认为难的”。结果影片最终拿下1.3亿票房,没有达到华谊的预期,冯小刚遭遇了从影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口碑失利,很多观众呼吁冯小刚回到过去的喜剧路线。
但冯小刚已不想回去了,他要讲情怀,并且认为以前的那些贺岁片,从来都不是纯粹的商业电影,而是艺术电影。他说从《天下无贼》他就开始朝这个方向转变。“像《非诚勿扰2》,虽然是一个浪漫的轻喜剧,但在里面讨论人生、生死的话题。希望能够把我们对生活的感受,放到商业电影里去。”在电影中,他借了秦奋的嘴说了不少针砭时弊的话:“冒充上流社会,哪有上流啊?全是下流。这就是一帮寄生虫,骗吃骗喝骗炮打。”
这次真的有情怀
但这些,也许他自己都不相信,所以他也没有回头再去拍喜剧片,他自认为的艺术电影。
他想拍一直很渴望的战争题材《集结号》,这是他首次碰触重大历史题材,片中以一个近乎撒娇的方式向“组织”抱怨,但内核是永恒的爱国情怀。开拍之初,业内对这部电影的票房前景完全不看好,而且这部电影也没有办法做华谊最擅长的植入广告,最终华谊仍然决定投资,一方面为了支持冯小刚满足心愿,另一方面,冯小刚的品牌价值在华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他们既要留住这块金字招牌,又要想办法维护、扩大它的价值,尝试拍摄其他类型也是一条必经之路。
所幸的是,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集结号》获得了2.6亿的票房。接下来冯小刚在“众望所归”的氛围中拍摄了贺岁喜剧《非诚勿扰》,不过,这部电影和他过去平民视角、诙谐幽默的贺岁喜剧有所不同,显得有些“傻乐”,这部电影对冯小刚本人来说,是休息和调整,对华谊来说,则是冯小刚用票房“报恩”的时候。王中军部对媒体表示,冯小刚是必须对华谊每年的利润做贡献的,公司为这部制作成本4500万的电影定的票房指标是2个亿。
拍摄《非诚勿扰》时,华谊安排的大堆植入广告让冯小刚在现场发火摔了杯子,这时王氏兄弟就来给冯小刚翻账簿:就算完成 2亿的票房任务,这部片子满打满算只赚几百万,做植入能赚到1500万,全公司这么多人要养,之前《夜宴》和《集结号》都没法植入,好不容易拍一部现代戏,总要让公司赚点钱。心情最坏的时候,冯小刚也想:广告就广告吧,反正我也不想当大艺术家。
《唐山大地震》是冯小刚又一个转型之作,在权力、票房、口碑与个人情怀上,他都成功了,现在,是有“政治、历史、战争、民族、灾难、悲悯”等主题的《一九四二》。
虽然靠贺岁喜剧起家,但为了证明自己,冯小刚不愿意停留在喜剧片、贺岁片导演的固定角色上,从《一声叹息》开始,他在《天下无贼》、《夜宴》、《集结号》、《唐山大地震》甚至《非诚勿扰》中不断变换类型,以区别于《甲方乙方》时代,直到拍完格局和视野都格外宏大的《一九四二》。
用冯小刚最近在微博上飚的狠话来说,为了《一九四二》,他赌上了之前十二部电影积累的人气,“即使输得精光也无憾”——言下之意,这些年他在电影圈里的闯荡,仿佛都是为了《一九四二》做铺垫。王朔也跟他说:“拍完这部电影,你精神上就没什么负担了。”
“通过《一九四二》这段历史,让我重新去想我们的民族性是什么样的,我们是从哪儿来的。”冯小刚觉得这才是他最想拍的电影。
他考虑过翻拍《英雄儿女》,还买了巴金的《团圆》改编权,在拍摄《非诚勿扰》之前,他还准备了一个涉及“反右”、“文革”、改革开放时代变迁的剧本《特务》,但都没过审查。
在我们这个时代,情怀不一定是能轻易实现的。
据说,王朔为冯小刚的《一九四二》打了个包票,如果亏本,他明年再为冯小刚写个新戏全赚回来。这部戏就是王朔正在写的《私人定制》,冯小刚已经在华谊今年的大活动——“H计划”发布会上把这个消息抖出去,称这《私人定制》可以抗衡好莱坞大片。
那是部疯狂喜剧。难道也可拍成艺术电影?
●资料来源:华谊兄弟《一九四二》制作手册;秋原著《大片时代——冯小刚与华谊兄弟》;《半岛都市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冯小刚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
内容由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附以原文链接
https://open.6pian.cn/news/1900.html全部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图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