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鬼才导演埃德加·赖特,是近年来被看好的新导演之一。《极盗车神》是他的最新作品,电影上映之后口碑一直不错,在奥斯卡上也拿下三项提名。
发酵多年的想法——酝酿22年拍出的作品
虽然埃德加·赖特的作品多半是喜剧,但《极盗车神》是他酝酿了22年才拍成的电影——用音乐驱动的一部动作犯罪片。“这个点子我想了好久好久,直到2007年才开始写剧本。”
导演埃德加·赖特说自己并没有共感或联觉(synesthesia,指人接收一种感知后,会自然引发另一种感官或认知),但在听音乐时,脑中总会出现一些画面。“当时我正在听《Bell Bottoms》,脑海浮现一场飞车追逐战,我也不知道后来会真的拍成电影,总之就跟观众在《极盗车神》看到的第一幕差不多。”
紧密编织音乐与剧情——当声音成为主宰
“大多数声音编辑的依据是电影的时间码(time code)和画面,《极盗车神》却是音乐的小节和拍子。”——声音设计Julian Slater。
《极盗车神》入围了奥斯卡最佳音效剪辑、最佳混音。获得肯定的声音设计师JulianSlater经验丰富,作品有《疯狂麦斯4》、《勇敢者的游戏》等电影,与导演埃德加·赖特也合作过无数次。
Slater解释了《极盗车神》混音的巧妙之处:“不论是什么车辆警报,所有剧内音(diegetic sound)都与音乐即时融合,乃至于枪声、汽车轮转声、狗叫,也都在某个时间点,与音乐交织成一首交响曲。”为了结合两种元素,Slater常常要微调音效快慢来配合歌曲节拍。
每个音符都精准到位
开头的抢劫飞车戏带给Slater不少挑战:“使用《Bellbottoms》这首歌最棘手的地方在于一直不停变换、忽快忽慢的节奏。而配合歌曲的警笛声,也要因当时情况适时调整快慢。”
声音设计Slater还点出了一处自然的让人忽略的桥段:“在主角Baby跑步逃逸的那场戏中,他耳机中所播的音乐是Focus的《Hocus Pocus》,途中他跑进一家卖场,卖场内播的饶舌歌曲,其实是完全配合着《HocusPocus》节奏的。”
掌握剧情与情绪节奏——剪辑师刀下的秘密
“这大概是我做剪接师以来,最困难的工作了。”——剪接师Paul Machliss。
不只是配乐,就连剪辑也受到奥斯卡青睐,《极盗车神》入围了最佳剪辑,可见电影在技术处理方面非常高。而在导演埃德加·赖特的要求下,剪接师Paul Machliss几乎大部分的剪辑作业,都是直接在片场完成的。
即时剪辑,减少影视后期制作麻烦与成本
由于《极盗车神》多种素材的配合度要求极高,特别是声音和镜头画面的契合,现场剪辑能立竿见影,也确保剧组拍摄到想要的素材。如果拍完一场戏,才发现画面时间太短,没办法即时与音轨配合,后期制作的过程就会更加辛苦。“但有这样的挑战是很棒的,因为你总能进步、让自己越来越好。”
影视后期制作Machliss现场使用AVID进行剪辑,因为这个软件的稳定性不错,能承受120分钟的电影在单个时间轴上工作,再配合ProRes编码器,破坏性地压缩影片,他可以即时地在现场随用、随删刚拍好的片段。
快与慢交错间的艺术
“因为小时候学过钢琴,让我对音乐的速度、节奏掌握够了解。”Machliss分享音乐学习对他的影响:“在古典音乐里,你不会把所有东西密密麻麻地编排在一起,有时是轻快的节拍,有时是重拍,或是节奏时慢时快,影片剪辑就像是这样子。”
例如男主角Baby与女友服务生Debora在餐厅聊天,虽然对话充满活力,但一提到Baby的母亲,Machliss便花了二十秒的时间,把画面固定在Baby的表情上,细腻地捕捉他的情感变化。“情感的流动要在对的时间点慢下来,我就把这段拿给导演看,他也很喜欢这个停在Baby表情上的镜头。”
兼具叙事与刻画人物的剪辑功力
网友Zach Ramelan拆解开头飞车戏码的时间轴,发现每颗镜头最长不超过两秒。另外一位剪接师Jonathan Amos表示,虽然前期有做动态预览和脚本,但最终还是得以实际呈现的效果为主。
开头《Bellbottoms》片段,在急速甩尾、追逐之间,剪接师穿插了三名抢匪的吃惊表情,除了单纯推进叙事“抢完银行被警车追”之外,还要建立“其他三位角色被主角车手技术吓到”的印象。
剪接师Machliss认为,影视后期制作的部分是很独立的存在,在影片拍摄完毕后,就将自己关进小房间日以继夜地工作。但《极盗车神》的规划很不同,每个部门像机械的零件一样不停轮转,无时无刻都在互相帮助,唯有彼此支持的精神,才能拼凑起每块电影的碎片,呈现最好的作品。
综观各个方面而言,除了导演先前已有缜密的想法,各个技术部门的专业分工,特别是需要谨慎配合的剪辑与声音,让《极盗车神》成为一部充满音乐灵魂的动作犯罪片。
内容由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附以原文链接
https://open.6pian.cn/news/1851.html全部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图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