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享有权益
积分奖励计划
下载视频源片
工具免费体验
视频制作工具
视频工具
音频制作工具
音频工具
图片设计工具
图片工具
视频制作
其他
牛片APP
APP专属功能
邀请认证

你尚未认证为创作人或影视公司,认证即可享有:

干货|不管新编剧还是老编剧,你都要学会编好故事!

2018-04-04 17:38 发布

幕后 | 拍摄技巧

一个优秀的短视频也是需要一个优秀的文案为依托的,如何做好优秀的文案呢?

在构思之前,需要先确定准备创作一个什么模式的故事?可能很多人会感到棘手,故事的模式非常多样,我怎么选择呢?

其实故事简单来说只有两种模式:一个人要达成某个目标或者遇到某事;两个人形成了一种关系。你想一想,其实所有故事都可以纳入这两个模式之内。因为这两种模式在以后的构思和创作上风格差异很大,所以首先在两者中择一是必要的。


1、悬念是怎样造就的

悬念出现在观众与人物信息不对等的时刻。——身份、地位、力量、高度等因素的不对等也能造成悬念。

观众看到甲拿刀躲在门后,乙也知道了,因为有拿了刀的人影。这时观众也有期待,但不会紧张。因为大家的信息对等。所以不是悬念。如果观众知道,但乙不知道,这时观众就会为乙担心。“别过去,有人要杀你呢!”这就是悬念。

这实际上是希区柯克的悬念观。

希区柯克举例说,两人在火车上谈话,他们脚边放着一个包。突然,包爆炸了,观众和人物都大吃一惊。这时,观众和人物事先都不知道,所以不是悬念。这时只有惊奇。

惊奇的时间非常短,一般只有几秒钟就过去了。而且这办法不能常用。如果观众知道那包里是定时炸弹,而在一边谈话的人物并不知道。这时,因为观众比人物知道得多,所以就产生了悬念。观众会从内心发出警告:“喂,你们别瞎聊啦!炸弹快爆炸啦!”而且会对人物谈的内容十分关注。

同样,有人在黑夜里走着,突然有只手搭在他的肩膀上,他一回头,原来是一个老朋友。这是惊奇,而且是廉价的惊奇。现在似乎已经没什么人用了。如果你会写悬念,那一定让人物在黑夜里走着,后来跟着一个人,而且是要算计他。这时,人物不知道,但观众知道。这就会产生紧张感,这种紧张感不是瞬息即逝的,而是可以延续一段时间。这就是悬念的延宕。

要造就悬念的延宕,就必须让悬念有时间上的紧迫感。

所以,一般悬念都发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些制片人和导演不懂悬念,也跟着瞎嚷嚷。“全剧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大悬念!毙!”他们主要是不懂悬念和问题的区别。

《亡命天涯》中贯穿始终的是谁是凶手?这是一个问题,一个疑问,但不是悬念。

《中国式离婚》也有一个让观众一直关注的问题:他们到底是怎么离的婚?这也不是悬念。

现代观众不像古时候那样有耐心了。武松抡起铁拳,却并不落到蒋门神的头上,只是问:你这快活林到底是交还是不交?好,说书的就到此为止。各位看官,你想知道这不可一世的蒋门神接下来说了句什么?等明天我们再继续说。那时候人们有耐心,要到第二天才能知道下面的事情。现在如果你这么对待观众,观众立刻换台。你想调戏我?一边歇着去!根本不买你的帐。

所以,悬念必须要有时间上的紧迫感。——时间的紧迫感还可以加强悬念的力度。

武松把蒋门神打倒在地,举拳问事。你可以把镜头切给施恩,施恩正在什么地方着急,让人为武松准备后事。这时调戏一下观众,让观众心里着一下急是可以的。但时间不能太长。有人把那一拳一撂就是一集,观众就会骂娘。有些人专干这一手,是因为他肚里的悬念存货不多,所以就慢慢来。

我觉得《亡命天涯》中的悬念比较希区柯克有所发展。

不只是让观众比人物知道得多,而且适当对观众进行误导。就是说,让观众自以为比人物知道得多。这也是个绝活。至少有两个地方。一是警察得到情报,说逃犯正和一个女人睡觉。因为前面有场戏是哈里森福特在街边走的时候,遇到一个开着车的单身女人,他上了这个女人的车。这当然是对观众的调戏行为,因为接下来就是警察要抓那个和女人睡觉的逃犯。

所以,观众自以为比主人公知道得多,所以就替福特担起心来。结果警察抓的是另一个黑人逃犯,他正和情人呆在一起。另一处是福特租了一间房子,警察将房子包围了,福特这时不可能逃走。但后来发现警察抓的不是福特,而是贩毒的房东。于是又虚惊一场。

《亡命天涯》中写得最好的一场戏是主人公在医院救那黑人小孩的那个场景。

主人公来医院寻找线索,发现一个黑人小孩被医生误诊了,所以冒险修改了病历,并亲自送到手术室。这时,主人公已经被女医生发现,并告诉了警察。主人公还不知道。观众一方面替主人公担心,又为他的高尚行为感动。


小结:悬念的设置有三个要点:

一是设置悬念,令观众对剧情产生疑问并关注。

二是确立人物关系,令悬念更强烈。

三是限定最后的时间,增加悬念的紧迫感,最后要有一个翻转即解扣。


2、解决布局的三种方案

结构在剧本中也叫布局,说白了,就是说事的顺序。

同一件事,或一个信息,在什么之前说,在什么之后说,效果是不一样的。甲和乙都爱上丙。甲向丙求婚,如果在乙之前,他是个哥们,是个男人。如果明明知道丙已经答应了乙,甲还要再求婚,那他就是个小人或者强盗。

一部三十集的电视剧,除了情节主线,大约还需要五六条情节副线,情节多达六七百个。布局的任务就是把每个情节都放在一个最适合的位置。如果只有主线,那情节的位置只有单纯的前后关系。但多了副线后,情节的位置就成了网状关系。因为情节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交叉。这时候哪个在前,哪个在后,考虑的因素就复杂多了。

线状思维只考虑一条情节线的因果关系,是平面思维。网状思维需要考虑几条情节线的因果关系,是立体思维。就是说,发生一件事后,造成的不只是一个方面的影响,而是会牵动方方面面。如果是三个家庭,每个家庭有四五个人物,那一件事就可能引起十几处的反应。而每一处反应又相互影响,派生出新的情节。这时候编剧的脑子就会出现混乱,不知道该写什么才好。

解决方案有几种。 

一是把分集提纲写细。

就是说,在这个阶段就考虑好众多情节的顺序。缺点的是真正写剧本的时候,会发现再详细的提纲都会出现偏差,人物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就可能引起线索的重大改变。这是一种老套写法,在中国盛行。韩剧根本不用。

二是边写边排大纲。

一切由情节的自然发展为纲,使用严格的因果关系来发展情节。缺点是对全局心中无数,不好把握。韩剧基本采用的是种写法。特别适合他们长达上百集的长剧。日剧因为集数多为十二集,所以不用。

三 是采用观众的角度。

所有的情节,都考虑到观众的感受。在一个悬念快板之后,一定要充满了温情的慢板。在一段平淡的对话后,一定是剧烈的冲突。这样一集戏下来,酸甜苦辣,爱恨情仇,各种感受,一应俱全。缺点是布局混乱,线索不清。这是派来蒙公司写作方式。一般需要集体创作。

各人思维习惯不一样,写作经验不一样,结构手段也不一样。但对情节的要求是一致的:简洁、清晰、紧凑。


3、场景的两大功能

场景是电视剧和电影剧本的基本单位。

国内一集快节奏的电视剧大约有35到40个场景(不包括过场),平均每分钟一个场景。但实际上有的长达四五分钟,有的只有几十秒。无论长短,其功能都是一样的,要不推动故事向前发展,要不传递人物的某种信息。这就是场景的两大功能。 

故事有了开头就得向终点前进。

张三杀了李四,警方就得介入,虽然不可能一下就知道案情,但最终你得告诉观众这是怎么回事。故事发展,实际上就是事件的起承转合。此外,有时候情节得停下来,要把你的人物推到幕前。张三杀了李四后,他总会有一种特殊的表现,害怕、后悔、表现自己的镇定。他在和人们谈话时的表情也会不一样。这时,情节暂时不会再发展,但人物的面貌会越来越清楚。

一个标准场景由三个要素组成

一是动力。

这个场景到底是由谁来发起的,他/她想干嘛?目的是什么?这一定要搞清楚。不少人拉起笔来就写对话,但不知道这场戏主要人物想做什么,于是写几句就写不下去了。 

二是价值。

甲约了乙到海滨花园,目的是求婚。他充满了信心,这时的价值是自信,属于正值。但乙却没有答应,还狠狠把甲骂了一顿。这时的价值从正值滑向负值,自信变成沮丧。 

三是阻力。

任何一个场景都要有阻力,这才能构成冲突。一个警察来查案,敲敲门,里面的人物居然就开了,说警察先生请进。这就不是一个场景。警察敲门,半天不开,后来终于有人开了门,说对不起,您找错了,你要找的人住在隔壁。这就是阻力。虽然温和,但也是冲突。不少导演把没有冲突的戏叫“一顺”。其实也挺形象。一顺的戏都不好看。他向她求爱,她就答应了;他向他借钱,他立刻拿出存折;他要抓住他,他一下就把手举了起来。

当然,直接写作也不好。他向她求爱,她一个耳光打过去,你是什么东西,还想打我姑奶奶的主意?他向他借钱,对不起,我没有;他要抓住他,他反而一枪把他撂倒。可以换了思维。他求爱,她说好啊,其实根本不愿意;他向他借钱,借拿出存折,但突然发现上面已经没有钱了;他要抓他,他束手就范,但却掩护了头儿逃走。所以,欲望的对立面很重要。 

到底多少场景用来推动故事,多少场来传递信息。我觉得这不好确定。韩剧的故事情节发展得很慢,你看了几十集,他那点事还在折腾呢。美国片故事发展迅速,你上趟洗手间,甲已经把乙摆平并和丙都上床了。我觉得中国人还是喜欢看故事的发展。但故事发展靠的是容量。如果你的故事容量是普通电视剧的两倍,那你的剧本卖出去的概率肯定是高两倍。这可是我的私家秘方啊!


4、结构图谱与节奏

电影剧本的结构图谱是:故事→幕→序列(段)→场景→节拍

电视剧剧本的结构图谱是:故事→集→幕→序列(段)→场景→节拍

大情节电影剧本一般由三幕组成,每幕由若干序列(段)组成,每个序列一般由2到5个场景组成,每个场景由若干个节拍组成。

国产长篇电视剧一般由20至50集组成,每集一般由七、八个序列(段)组成,每个序列再由2到5个场景组成,每个场景由若干节拍组成。

电视剧每集的时间因为都很固定,所以场景的多少决定了叙事的节奏。现在观众一般比较喜欢看较快的节奏。日剧、韩剧及港剧一般每集的场景在40到45个,国产剧一般在35个左右。

好莱坞大情节电影虽然只有三幕,但这是指主情节,另外,还配有三四条次情节,次情节不一定都是三幕,也有两幕和独幕的。

一般来说,主情节的情节点为四个:

激励事件及各幕高潮,次情节也有各自的激励事件和幕高潮,但有时候激励事件并不发生在剧中,而是作为前史。但不管如何,一部120分钟的电影,应该保证至少有十二个情节点(激励事件或幕高潮),这样,平均每十分钟就会有一个戏剧冲突的高潮出现。这样可以让观众一直处于紧张之中。一百年来的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节奏。 

国产电视剧以集为单位,每集的正剧内容一般为四十一分半钟,借用好莱坞电影手法,每集应该有四个情节点。

但这相当于电影的幕高潮。这时的人物命运应该发生较重大的改变。而事实上这样做十分困难。因为即使是一部20集的电视剧,这样的幕高潮也要达到80个。如果我们的主要人物只有六七个的话,便要让每个人物的命运出现近十个重大转折。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也会让观众产生人物老是颠来倒去的感觉。

所以,我们宁可以序列作为情节点。假如每集电视剧有七八个序列,那就应该是每五六分钟就出现一次较大的冲突,这种冲突的结果,并不一定要出现人物命运的改变,但会改变戏剧性需求的方向,引起观众较大的关注。所以,我们把情节点定在序列上应该是一个很实用的选择。当然,每个场景从理论上来讲,也都需要冲突,并要求让人物价值出现一定的变化。但事实上我们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如果硬做也不是不可以,但因为电视剧每集有四十场戏,这就意味着平均每一分钟就要出现一个冲突,这会让观众觉得很累。实际上是不可取的。

掌握好电视剧的结构图谱,并利用它来控制叙事的节奏,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技巧。


5、情节剧的七大要素

强调故事性的电视剧都可称为情节剧。根据罗伯特的理论,情节剧必备七大要素。 

一:惟一主人公。

你的剧本谁是主人公,他还是她?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围着他转?你写的就是他的命运?第一个出场和最后一场戏,都由他充当主角?初学者的毛病是写了一半就把主角写丢了,或者换了另一个人物。有的从一开始就没有确定谁是主要人物。

二:因果关系。

剧中所有的事件,都由前一个事件引起。当然,最开始的那个事件是激励事件,它打破了主人公生活的一切平衡,引发了主人公的戏剧性需求。以后,所有发生的事都和这件事直接或间接有关。这就是布局中的丝丝入扣。

三:外部冲突。

意识流或者小说家的兴趣是内心冲突。但情节剧主要是外部冲突。外部冲突有两种,一是个人冲突,主要对象是家人、朋友、情人等。还有一种叫社会个人冲突,如警察、阴谋者、坏蛋。无论哪一种,都是可以用画面表现出来的。这也是小说和电视剧最本质的区别之一。

四:主动主人公。

主人公需要有足够的能力来完成他/她的戏剧性需求,对外界的对抗力量作出积极的主动的反应。而不只是被动地进行反应。 

五:线性时间。

这个比较好理解,就是从一个时间开始,按时间顺序写作。现代派电影经常有时空倒流,在我们的电视剧中是绝不允许的。

六:现实世界。

你的人物必须生活在一个人们都熟悉,都了解的世界上。当然,你也可以写月球上的事,但必须让观众相信这是真的。 

七:闭合性结局。

所谓闭合性结局就是有一个明确的结尾。也就是主人公最后一个情节点,他/她命运的归宿。一定要交代清楚。这个原则的意义在你想明白主人公的结局后,才可以充分来构思你的激励事件,即剧本开始最初发生的事件。——先有结尾再有开头。(学习札记) 

以上七个要素是必须在构思阶段就想好了的。当然,写了几部戏后,这都应该不再是问题。但对初写者来说,应该严格遵循。


6、充分利用节拍的功能

从剧本写作角度来看,最小单位不是场景,而是节拍。

沙泊舟:“爸,我知道你不是一个封建家长……”

沙教授(盯着对方):“我就是!”

这就是一个节拍。

肖芮推开车门,却没立即下去,犹豫了一会,向沙泊舟伸过手来。

沙泊舟立刻将她握住。

肖芮(立刻抽出手,笑了笑):“明天见。”

沙泊舟(也笑了笑):“明天见。”

这也是一个节拍。

节拍是一种反应。外部冲突或内心撞击。

如果我们将场景设想为一个完整的冲突,那么节拍就是将冲突不断推向高潮的手段。但节拍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造成意外结果。

比如我们设想人物A的戏剧性需求是要父亲B不干涉他的婚姻,对抗力量是父亲B有足够的理由来说服儿子,因而产生强烈的戏剧冲突。在这个典型的个人冲突中,按常规,A不应该把B说服,还被臭骂一通。这是冲突的基本法则。但这样处理属于陈词滥调,还要损害B的形象,并且不利于下一场戏情节的发展。但如果A把B说服,那这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场景。所以,我们就需要调用节拍的功能。

比如说我们把这个场景分成六个节拍。 

1)A进门,很不礼貌地向B提出责问/B看他的电脑,根本不予理睬

2)A把电脑的电源关掉,迫使B作出反应/B拿出家长的威严看着

3)A说,爸,我知道你不是一个封建家长……/B打断:我就是!

4)A见无法和B沟通,转身走开/B说了句:我的想法刚有些转变……

5)A听到话中有话,立刻站住,再看着B/B却故意不说出来

6)A企图收买B/B却不吃这一套,但意外地表态:我觉得肖芮这孩子还挺不错 

从整个场景来看,A和B一直处于冲突之中,观众也希望看到冲突的结果。但B并不是被A说服的。这一点非常重要,而是他早就已经不处于和A对抗的状态。如果你不懂节拍的技巧,那这场戏就可能会成得淡而无味。

A进门要B表态,B说,我觉得肖芮这孩子还挺不错。A有些意外,但立刻便高兴起来。靠,这戏就没法看了。

节拍的质量标准,是要看双方是不是存在真正的冲突。

我经常看到这样的对话。“看来,这是一个很强的对手,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哟。”“是队长,我们一定会小心对待的。”这种废话在一些剧本中要占百分之三十。这也是我们许多电视剧不好看的原因之一。

当然,节拍的功能还有许多。我只是想提醒各位,在场景冲突定下来之后,一定要考虑节拍。要么把冲突推向高潮,要么出现意想不到的转折。

 

7、怎样做好故事的钩子?

电影或电视剧都需要一个好开头。制片人往往在看前面几场戏就可能决定买不买你的剧本。

这前面的几场戏一般都会发生在电影或电视剧开始的十分钟内。但这决不是故事,而只是故事的钩子。 

看《肖申客的救赎》的前十分钟。

场景一:一个男人(安迪)将汽车开到一个房子外面,坐在车上喝酒,听音乐,打开工具箱,箱子里有一把手枪。

场景二:画面切到法庭,安迪在受审。

场景三:再切回到房子外,安迪仍然坐在车内,抽烟、喝酒。

场景四:屋子里面,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在疯狂作爱。

场景五:画面切回法庭,安迪在受审,被指控残忍地杀害了妻子和她的情人。法官判处他两个无期徒刑。

场景六:安迪被警察送到肖香克监狱。 

注意,这不是故事。该片的故事是讲安迪如何从监狱里逃出来。这只是个激励事件,也是引发整个故事的大钩子。 

这个大钩子告诉了我们三件事。  

主要人物:安迪

戏剧性前提:被判处两个无期徒刑

戏剧性需求:他坚持自己无罪,产生了要洗清自己的欲望

我们的故事是从安迪的这个欲望开始的。

必须指出的是,这个欲望是引发他产生下面整个故事的强大的动力。对安迪来说,他不可能不去为洗清自己而作出努力。不然,他就会一辈呆在监狱里。我们有些人写戏,也在开头写一个事件。

比如主人公被朋友在生日聚会上嘲笑了一顿。主人公的工作丢了。那又怎么样呢?谁没有受到过朋友嘲笑呢?谁没有丢掉过工作呢?回去洗个热水澡,和女朋友来个约会,一切再从头开始。不就行了吗?这样的小事构不成可以贯穿全剧故事的强大动力,形不成强烈的戏剧性需求。这就需要重新设置激励事件。  

故事的钩子是全片/剧故事的第一个情节点,而且是个仅次于结局的最重要的一个情节点,所以,一定要在前十分钟出现激励事件,把主人公推入困境。

故事是怎样炼成的?

回答这个问题,还是先举个例子。

甲结婚,乙被邀请参加婚礼。婚宴上,乙喝多了酒,说:“哥们,好福气啊,祝你明年就生个大胖小子!”

这是故事吗?不是。 

因为甲的戏剧性需求是希望在婚礼上受到乙的赞美之词。人家已经说了不少好话,他满足了。开始价值:希望满足,正;结果价值:得到满足,正。这种事,可以说说,装成二百五的样子逗人家笑笑。但不是故事。 

故事应该是: 

甲结婚,乙被邀请参加婚礼。婚宴上,乙其实喝得不多,就当众发起酒疯。“哥们,你……好福气啊。明年……妈的,谁把我的酒给偷喝了……来,再来一杯……满上满上……明年……明年你老婆肯定会给你生个大胖小子……只是……”别人凑过来,嘻笑问:“只是什么呀?”“只是……哈,不一定是你的……”甲立马放下脸来:“你他妈胡扯什么呢!”

这才是故事。为什么?

一是甲的戏剧性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二是开始价值和结果价值相反:从希望满足变成了生气。从正到负。

关键是已经出现了冲突。当然,也有了悬念。如果乙不是恶作剧,那甲就有戏了。至少得审查一下老婆。“这个月,没看你来事啊?”“你听乙发酒疯了吧?”老婆背过脸。“都什么朋友?”“可我们没有那样啊?”甲扶扶眼镜,还在算着日子。“怎么会……怎么会……”“好哇,既然你怀疑姑奶奶,今晚给我滚客厅去!”说着,一个枕头扔了过去。

上一场戏引起的戏剧性需求改变了方向,甲和老婆开始发生冲突,然后是老婆的母亲参加进来。“喂,你可听好了,我女儿嫁给你,不是来受气的!”甲的母亲也参加进来:“噢哟亲家母,这婚礼到处都是酒,还能有什么正经话哟。现在年轻人都闹这个哩。上次我邻居的姑娘办喜事,都把她……”压低了声音附上前,如此如此一般。老婆的母亲听了还是不高兴。“哼!反正我今天得把话撂这儿。别以为你们是知识分子!”……噌噌噌!冲突不断! 

这对任何一个职业编剧来说,是最重要的写作技巧。

首先得确定人物的戏剧性需求,确认开始的价值。

然后是制造鸿沟,让主观想象和客观现实之间出现裂缝。

故事就出现在这条裂缝上。 

一部30集电视剧,如果按每集40场戏算,就是1200场戏,除去少量过场戏外,照理说都需要制造这样的裂缝。当然,不可能做到场场戏都有冲突。但至少90%。这样,如果结构和人物把握上不出问题,你就等着制片人签合同拿稿费吧。

记住:30集,1000个裂缝!这就是职业编剧的厉害!

story360是什么东西?

很宝贵。应该说是一个好编剧的基础。 

解读一下:story不用说了,没有故事,还能有剧本吗?关键是360。先分开念:3-60。

3是三幕剧,好莱坞所有经典片都是三幕剧。

120分钟电影标准的结构如下:

第一个镜头是主人公身份直接介绍,并在前十分钟出现激励事件,把主人公推入困境。这是第一个情节点;

第30分钟是第一幕高潮,这时的主人公的处境更糟糕。为第二个情节点;

第100分钟是第二幕高潮,主人公面临更困难的选择。出现第三个情节点;

第118分钟是第三幕高潮,主人公终于战胜了灾难,成为英雄或达到了目的。出现第四个情节点;

然后是两分钟的结尾,搞笑什么的,淡出。

注意:这是讲的情节主线,一般情况下,只有一条主线的剧本是很难发展的,应该还有至少三条副线。每条副线也都有完整的从激励事件到第三幕高潮的情节点出现,当然,有的只有两幕或独幕,有的激励事件在开场前就发生了。  

60是场景数。

少的至少是40个场景。每个场景实际上也都有开头、发展和结局。但必须注意开始时人物的价值在结尾时要改变。不然就没有冲突。

所以,确认这场戏人物的戏剧性需求十分重要。这里说的场景和我们电视剧里的“场景”不一样,我们只要背景换了,就算是一场戏。比如两人打电话,一会是甲在的客厅,一会是乙在的海边,一个电话就打掉了十来个“场景”。这不算。

场景的更替不只在背景换了,关键是人物的戏剧性需求得不到满足后,还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甲打电话向乙要丙的电话号码。甲的戏剧性需求十分明确,就是要拿到丙的电话号码,可乙偏偏不给甲:“你他妈还敢跟我要她的电话?!”甲在那头威胁说,你要不给,那你就得从这儿滚蛋。

乙只好把电话给了甲,而且确实是真的。但那个电话已经注销了。看,这就是意外结果。甲的欲望还是没有得到满足。这就是一个场景。不管你打电话的背景换了几百次,还只是一个场景。一部电影需求60个场景。你得设置60个完整的冲突。 

如果你要写电视剧,那就先写电影剧本,而且一定要写那种“3-60”的标准电影剧本。等你把幕高潮或情节点都练熟了,再把一个个的场景都写到位了,那你写电视剧,就像大学生做小学数学题那样又轻松又好玩啦!


8、怎样开始构思剧本?

要写一部剧本,怎么下手?当然你得有一个故事。那么你从那儿开始呢?

许多人说,这个问题问得是不是有些傻,当然是从故事的开头开始啊!错! 

好莱坞最精彩的电影都是从结尾开始的。对任何一部电影来说,修改得最多的是第三幕的高潮。也就是全片结束前的倒数第二场戏(最后一场戏是两分钟的“结尾”,那是故事讲完后的“加场”)。

如果没有一个好故事结局,那么观众就不会买你的账。

前几年有部电影叫《寻枪》,开头开得很好。一个警察把枪丢了。这是一个“很好莱坞式”的激励事件。从一开始就能把观众的好奇心吸引住。但这不是故事,只是故事的一个大钩子。而这部电影的结局却令人失望。虽然姜文做了好多要死要活的动作,但仍然没有将那把枪“寻”出来。这是个遗憾。

“从后往前”构思不只是好莱坞经典电影的写作手艺,也是所有情节剧,甚至商业小说的手艺。

它最大的好处是帮助我们如何开头。一般讲故事的人都有一个毛病,叫“虎头蛇尾”,开头开得很好,很吓唬人。某某人来到什么地方住店,结果住进了一个杀人窝。茶馆的听众立刻来了劲。下面怎么啦?说书人一拍桌子:且看那哥们如何如何如何如何……他们是不考虑结尾的。该到哪就到哪儿,很不讲究。

中国的电影也基本上是用大团圆来作喜剧收场,用死人死光了作悲剧结束。通常的毛病是结尾结得很臭。有部著名导演的大片,居然用佛主的舍利子来将敌人全歼,那是中世纪前希腊剧的模式。两个国家打来打去,最后只好请神来出场决定胜负。好莱坞的许多商业片也很公式化,最后总是英雄在快被杀死的时候突然使出绝招,取得胜利。但你如果注意一下《雨人》、《低俗小说》、《百万宝贝》、《飞越疯人院》这些获大奖的作品就不一样了。

说得远一点,中国电影老想拿奥斯卡,以为用(此处删掉31个字)这就不说他们了。回到我们题目上来。因为你知道了结尾,你才可以考虑开头。然后,你才可以精心布局。尤其是电视剧,你必须先知道人物最终的命运,最后一场戏是怎么样的,这样你就知道如何写开头了。就知道那几场戏必须在什么地方出现,那个人物必须在什么时候出场。如果你只知道开头,不知道结局,那是写小说。小说家反正是不管读者死活的。书卖掉他拿了钱走人,跟他就没有关系了。

可电视剧不一样,你如果只写好了开头,头几集还行,接下来就软了,观众就转台,就关机,你的收视率就下降。当然,也许你的稿费已经到了手,可制片人下次就不会再用你的本子了。电视剧说到底是门结构的艺术,讲究的是精心布局。而结局和开首却是最关键的两场戏。你想到一个好开头,写几集就可能写不下去。如果你先想到结尾,再构思开头,这样,你就能一路顺通。

一句话,如果你想不到一个故事的好结局,千万别轻意下笔。 

当然,做结构和设置人物关系,会用掉你一个月的时间。但这个月你可以到处走走,去旅游,交朋友,出差。可以丰富生活,当然,更应当进行运动。因为接下来的两个月,你就要以坐为主啦。

转自:“在幕后”作者, 鸿爪

内容由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附以原文链接

https://open.6pian.cn/news/1629.html

表情

添加图片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这里不光有情怀,还有精彩,专属你的精美短片。
推荐文章 更多+
拍片计算器-拍片估价

关注我们

牛片网微信公众号
牛片网官方QQ群
分享给其他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