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服饰行业将会呈现什么样的新趋势,这些新趋势背后又体现了哪些商业逻辑?
2018年服饰行业的十大趋势:
1.2018年品将持续火热,继续积极拥抱中国电商市场,品牌走向年轻化;
2.潮流产业持续发力,潮流IP助力服装市场,潮流新品牌不断涌现;
3.投资并购未来仍是热潮 ,继续加速,女装童装市场依然是上市;
4. 全渠道整合加大,淘品牌从线上到线下,线上线下大融合,纯线上的淘品牌消失速度加大;
5. 实体店服装零售科技化,试衣魔镜、AR/VR等应用场景加大;
6. 消费升级下,大量出现新商务、新休闲、新时尚的新品牌,迎合新生代年轻人;
7. 国内品牌大复苏,国货品牌升级,品牌转型效应发挥;
8. 童装市场持续火热,国际童装市场,众多童装品牌业绩上涨;
9. 短视频/IP节目等内容营销方式升温,品牌从内容化、娱乐化方式获取流量,MCN未来将会有大展拳脚的机会;
10. 中国风/品质极简风/运动内衣受到青睐/国内买手店/国际小众品牌继续盛行。
2018年品将持续火热,继续积极拥抱中国电商市场,品牌走向年轻化
由于反腐及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中国品市场经历了近3年的低迷,2016年下半年重新迎来的爆发,No Agency 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中国个人品市场增长6%人民币1650亿元,2017年上半年更是进一步飙升10.6%。
2017年第三季度,各大品集团纷纷公布财报数据,拿出了强有力的回暖证据:
在截2017年9月30日的三个月内,其销售额同比增长,品牌在全球所有地区的销售额均录得增长。
以上,2017年品市场全面回暖,据预测,到2025年在线销售在所有销售中所占比率预计将从当前的9%上升到25%。目前中国市场电子商务领域蓬勃发展,相信也会进一步提高品销售额。随着在线销售的稳定增长,2020年之前,整个品行业可能每年将取得4%-5%的增幅。
潮流产业持续发力,潮流IP助力服装市场,潮流新品牌不断涌现
2017年,《中国有嘻哈》的走红进一步掀起的全国嘻哈热潮,也把嘻哈文化、街头文化延伸出去的街头服饰抬到了风口,也催生了国内估值3000亿的嘻哈周边潮流生意。2017年,潮流产业开始在国内井喷。
由95后和00后组成的潮流人群更加聚焦,且天生就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对网络有着很高的依赖性。如今的年轻人或许不愿意花几千块买一件品,却愿意为一双新款潮鞋日夜排队,甚与其他买家发生肢体冲突。如今的中国年轻人终于可以与欧美潮流文化同步。错过了藤原浩的时代,中国年轻人终于赶上了Vetements、Supreme、Off-White的时代。一直被有限渠道压抑的潮流需求一旦拥有释放的空间,就开始呈爆发之势。
投资并购未来仍是热潮 ,继续加速,女装童装市场依然是上市
投资并购不能说是一个很新的话题,但其仍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在经历了十年前的高速增长期后,受到快时尚和电商的冲击,许多中国本土品牌在今年纷纷加快转型的步伐。
全渠道整合加大,淘品牌从线上到线下,线上线下大融合,纯线上的淘品牌消失速度加大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传统行业从线下到线上,通过开辟电商业务来拓展市场。然而在这种趋势下,有一些互联网品牌却反其道而行之,从线上走到线下,大幅拓展线下领地。像是纷纷向线下进军的小米、三只松鼠、茵曼等具有代表性的互联网品牌。此外,还有线上巨头阿里巴巴、京东也是全力扩宽渠道,着力发展线下经营。
实体店服装零售科技化,试衣魔镜、AR/VR等应用场景加大
以GXG为例,2017年狂欢期间,GXG颠覆消费者的体验,携手天猫打造智能化橱窗和无人售货机,GXG品牌发言人表示,相较于门店,自动售货机运营成本更低,他们正在尝试用科技化加深与消费者的互动,让他们获得更加立体、好玩的炫酷购物体验。目前,GXG已在全国范围内精选优质门店进行投放试点,未来GXG自动售货机将开放升级更多的人机互动功能。
2018年实体店将以全新的面貌继续回暖,将更注重消费体验与互动。零售重新嫁接科技、娱乐部分,注重顾客体验,重新定义人、货、场。充分利用技术创新来为顾客提供的购物体验,越来越决定了线下实体零售店成败的关键。
VR将用户隔绝现实世界,完全沉浸在虚拟世界。AR是将虚拟和现实世界进行融合。AR和VR的概念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一直是科幻小说中的想象。现在对于零售行业来说,AR/VR是一项令人激动人心的科技,未来在零售店的宣传和市场推广有巨大的前景。
消费升级下,大量出现新商务、新休闲、新时尚的新品牌,迎合新生代年轻人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2015-2020年中国男装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咨询报告》指出:2011-2015年,中国男装市场迅速拓展,由3021亿元增加5255亿元,仅四年间便增加超过2000亿元。中国居民的人均收入净额快速增长是推动男装市场飞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数字显示,中国男士已变得更为注重风格与时尚,更加愿意对自己的外表进行投资,而且希望着装能适用于多种场合。在2016-2020年的预测期间,预计中国男装市场将保持复合年增长率13.1%的稳定增长。2017年男装市场的零售收入将达6733亿元;2020年,男装市场的零售收入预计将达到9793亿元。
现在,90后已成为主力消费群体,00后的未来力量也不可小觑, 这一群体是出生在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而且也有不少人拥有国外生活或旅游背景,他们拥有独立自我、个性张扬的特征,敢于接受新事物,对潮流资讯拥有自己的独特的看法,追求高品质,崇尚自由、舒适随意的生活方式,对服装的设计审美及质感有着较高的要求。
换句话说,摆脱了西装革履、又经历过几年休闲时尚洗礼的男性消费者们对品牌和品位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喜欢更有趣、更年轻化的设计,同时又要兼顾实穿和便利性;选择多一点,但品质得始终如一;如果再来点个性化服务,那就更好了。
国内品牌大复苏,国货品牌升级,品牌转型效应发挥
近日,麦肯锡发布了《麦肯锡2017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麦肯锡在今年的报告中提出了四个关键趋势,其中一个关键趋势是“中国消费者对全球品牌和本土品牌的认知更为细致。”
在往年的调查中,我们看到中国消费者对外国品牌兴趣浓厚。渐渐地,人们的视线转向了本土品牌。在质量与价格处于同等水平情况下,目前有62%中国消费者更偏向选择国内服饰品牌。另外,也有研究表示,90后00后对国际的敏感度降低了,现在很多国货在高端市场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童装市场持续火热,国际童装市场,众多童装品牌业绩上涨
据统计,全球童装市场2016年增幅为 5%,超过了女装和男装,达到2034亿美元。近两年,各大品牌或是进入童装市场,或是持续在童装市场加大投入。童装市场的活跃度依然持续上升。
2017年,很多童装品牌表现出不俗的业绩。近年来,安踏童装逐渐成长为安踏集团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截2017年年6月,安踏独立的童装门店增长到2100多家,相较于2009年的228家,番了近10倍。
近年来,童装行业在业绩增速上显著快于服装行业整体水平,童装市场的消费也正呈现出由低端走向高端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童装品牌迅速崛起,或开拓品牌副线,或加码童装细分品类,各种力量同在一片市场角逐。
短视频/IP节目等内容营销方式升温,品牌从内容化、娱乐化方式获取流量
经过一年发展,短视频正从内容创业爆红的风口走向成熟,成为一种当下的玩法,越来越多的玩家进入到这个行业。视频创作者的增多和内容的丰富,也带动了可消费内容的增加,短视频的消费时长也在日益上涨。
90后、95后是年轻化用户的分水岭,这一代人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依靠纸媒、电梯楼宇广告等传统媒介渠道已不足以引起他们的关注。相反,快速兴起的社交网络使得围猎90后的社交场是品牌垂直攻略年轻受众的有效途径。
中国风/品质极简风/运动细分/国内买手店,国际小众品牌继续盛行,国际品牌热衷中国风
维多利亚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借助中国风系列,上海大秀吸引中国市场。维秘在2016年,就推出了“中国风系列”,今年的“青花瓷”系列颇受好评。从2009年的1个中国模特,今年的“维秘秀”,55名国际超模中有6位来自中国,这创下了维秘秀开秀以来,中国模特人数的纪录。还有各种各样的中国风翅膀、环节设计……维密吸引中国市场的目光,这几年越来越明显。
国内外“西服定制风”品牌颇受青睐
定制代表品牌:摩根荷森MGHVOENLES
属于中高端的西服定制品牌
MGHVOENLES品牌诞生于1998年,是一个中华传统与时尚相结合的文化味道的服装品牌。MGHVOENLES从1998年正式开始在实体店街铺运营,从年的上万元销售额到发展极为迅速。在2017年的国内定制行业内,MGHVOENLES的入局并不算早,其中已经不乏像某些西服定制这样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男装定制品牌领跑,竞争不可谓不激烈。
品质极简风
无论时尚风向怎么转变,极简主义总能得到人们的钟情。它用一切无争议的颜色,没有任何冗余的修饰,不讨好不做作,以简单到为追求,让“安静”变得、舒适。
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的丰富,人们除追求产品本身外,更为注重对品质生活方式的追求。极简主义风格因其蕴含着无限的智慧和生活态度,被越来越的人所青睐。在国内以及国际市场,有越来越多的极简风品牌推向市场。
运动内衣受到青睐
全民皆运动,运动已成为一种时尚生活方式。随之而来的是运动品牌业绩的上扬以及运动市场的火热。也有权威报告指出,在体育产业中占比的体育运动产品和品牌方面,中国服装鞋类、保健、休闲和教育产业未来五年将强劲增长26%42%。
大品牌争夺女性运动内衣市场,体育运动用品制造商又悄悄掀起了一场有关运动内衣的战争。的确,如果想准确切入女性运动市场,运动内衣是一个具有强关联性的细分领域。事实上,几家国际一直在该领域有所部署,只是由于品牌调性的差异表现出了侧上的不同。
国内买手店继续盛行
买手店的起源地-欧洲乃整个国际市场,零售业一片低迷,传统买手店步入黄昏时代。经历了20年的美好,巴黎的潮人朝拜地Colette于2017年12月20日停业。包括10 Corso Como和Browns在内的老牌买手店未来同样堪忧。10 Corso Como 米兰总店持续亏损负债超1亿。10 Corso Como在中国北京也惨淡收场,于2017年2月由于亏损严重而关闭了位于北京SKP的店铺。
国内买手店激增,尽管欧洲乃国际环境下买手零售低迷,但这并未阻止国内买手店迎来爆发式增长。自2010年起,中国买手店的开店速度可以用“激增”来形容:以上海为例,2014年上海约有买手店70多家,到2016年,一年里就有约80个新买手店品牌入驻上海,买手店总数接近300家。买手店整体数量不断攀升。总体而言,2015年,全国买手店有1636家;2017年激增3781家,增幅超过130%。
随着一线城市市场逐渐饱和以及二三线城市商业地产发展渐热,买手店也逐步扩展二三线城市,其中不乏诸如连卡佛、I.T等实力雄厚的连锁买手店。除了广深四座一线城市买手店数量持续逐年增长;杭州、成都、重庆、南京等二线城市也陆续开设了20-50家;而代表性三线城市则新增了1-10家不等。
如今多品牌的买手店模式无疑已经成为零售热点,而面临消费升级,时尚电商的疯狂增长,网络带货红人兴起,快闪店等新商业模式出现的冲击,成长为一家真正成熟且能盈利的买手店也绝非易事。
国际小众品牌继续盛行
随着中国消费者消费理念的升级,以及对个性化的需求,他们需要新的品牌力量,他们拒绝为同质化的设计买单,愿意欣赏那些使用上乘面料又拥有独特设计的服装。这些品牌往往质量一流、拥有强烈的品牌基因,而且在国内拥有一定粉丝基础的设计品牌。他们正在替代那些以往在人们心中时尚影响力的大众品牌。
文章转自:CFW服装经理人
小编改译
内容由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附以原文链接
https://open.6pian.cn/news/1432.html全部评论
关注我们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图片
发表评论